【地评线】听·见丨“村晚”受热捧,给“村”字号啥启示
2025-01-20 17:22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作者:辛弦  
1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在湖南,腊肉、玉米、苗绣成了舞台装饰,少数民族乐队、竹竿舞、湘西特色舞狮轮番登台;在安徽,瞻淇村鱼灯队携手北岸镇舞龙队,再现了“一夜鱼龙舞”的盛景;在四川,“文艺展演+乡村年货大集+春节文化展示+乡村文化旅游”有机融合,当地村民和外地游客共创共享热闹非凡的“文化大餐”……

随着新春的临近,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村晚”正在全国各地的乡村上演。有网友表示,这些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晚会,不仅展示了乡村新风貌,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绝的文化活力,架起了连接城乡、凝聚人心的桥梁。

当然,“村晚”并非什么新鲜事物,它原是春节期间村民自发组织、参与的乡村文化活动。近年来,“村晚”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逐渐由“舞台演”向“云上演”,由“现场看”向“网络看”转变,成为了集群众文艺展示、特色文化传承、好物美景推介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节庆活动。除了深受现场观众喜爱之外,还吸引了数百万网友在线观看。“村里的年味儿真浓!”“这才是过年氛围天花板”,从这些留言中,不难看出大家对于“村晚”的真爱。

这些由村民自办的“村晚”为啥这么好看?或许是因为它充满了“乡土味”和“烟火气”。在“村晚”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是演员,或是种地的农民,或是返乡的游子,都有机会登台当“民”星。他们身着节日盛装,用最真实、最质朴的表演,唱出了乡村新风貌,舞出了乡村的喜庆和祥和。这些节目多取材于村民的日常生活,因此能够引起广泛共鸣。无论是舞龙舞狮,还是三句半、快板等表演形式,都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展现了乡村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不仅如此,人们在“村晚”中还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充分融入和展示,如民族特色服饰、地方戏曲、非遗技艺等,这些传统文化在“村晚”舞台焕发出了迷人魅力。这背后,显然是扎根乡村的年轻人和越来越多的村民们,既乐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善于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创新,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创新和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村晚”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方面还有很多潜力可挖。在“村晚”的举办过程中,许多地方都搭起了土特产集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销售当地农产品和非遗产品。游客们可以在观看“村晚”的同时,品尝当地美食、购买特色商品,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这种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既为乡村带来了人气和流量,又为村民增加了收入。

不过,要想让“村晚”更精彩,还需要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晚会的品质与内涵,为“村晚”注入更多鲜活的力量,让村民在参与和观看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归属感。

从“村超”“村BA”到“村晚”,“村”字号正在不断“出圈”,给乡村振兴带来了新契机,我们也期待,越来越多的精彩,让乡村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标签:
责编:舒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