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听·见丨福袋盲盒节前热,“薅羊毛”还是“割韭菜”?
2025-01-15 16:55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新江苏评论 乐樵苏  
1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随着春节临近,不少电商纷纷推出“福袋盲盒”。此类盲盒外包装上往往打着“惊喜”“优惠”等醒目字样,吸引消费者下单。但与此同时,一些商家将滞销品混入其中,并制定“不退不换”游戏规则,消费者纷纷吐槽:“退货难”“维权难”。

所谓“福袋盲盒”,是指商家在不透明的袋子中随机放入不等价商品,消费者在付款收货后方能看到实物的一种新型盲盒模式。近年来,盲盒经济在国内大火,从早期的潮玩手办到如今的美妆、食品,甚至火车票、机票等等,可谓“万物皆可盲盒”。而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春节送“福”是独属国人的浪漫仪式感。故而,贴上“福袋”标签的盲盒,每每年前都会迎来一波加购潮。

诚然,“福袋盲盒”本身的寓意和形式都挺好。作为商家而言,为进一步带动商品销量,在销售模式上推陈出新也无可厚非。但倘若打着回馈用户的幌子,行处理滞销商品之事,恐就辜负了消费者的一番热情。据媒体报道,“福袋”原本是商家回馈客户及拉动业绩的商业行为,一般多在节庆时推出。但如今,一些藏进盲盒的“福袋”却变了味。有些商家为提升销量,宣称“福袋盲盒”内有热卖款、超值款甚至是“隐藏款”,实则寄出过季品、滞销品,甚至不乏瑕疵品、三无商品等等。

还有一些商家单方面制定“不退不换”的霸王条款,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更是触碰了法律底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明确,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因此,所谓的“游戏规则”绝不能成为商家“不退不换”的挡箭牌。当消费者发现“福袋盲盒”存在质量问题或与商家描述不符的情况,有权要求商家退换货。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福袋盲盒”的热销,也与部分消费者“捡漏”的心理相关。部分消费者抱着“薅羊毛”的想法冲动下单,结果买回一堆用处不大的商品,羊毛没薅到,反倒成了商家收割的“韭菜”。所以,作为消费者,还是要树立理性消费的意识,擦亮眼睛,根据自身需求采购商品。如果发现货不对板,要留存好相关证据,积极维护自身权益。此外,市场监管部门、消协应联合电商平台加强对虚假宣传、消费欺诈、霸王条款的查处打击力度,曝光典型案例,让违法商家受到惩戒,让消费者得到警示。

眼下,春节气氛渐浓,正是家家户户采办年货的高峰期。究竟是要“一锤子买卖”,还是精打细算长远账,是摆在商家面前的“年终考题”。但有一点毋庸置疑,当消费者收到远低于心理预期的商品时,必将影响其对于商家的信任,归根到底损害的还是商家的形象。

所以,“福袋盲盒”也好,其他商品也罢,商家唯有守好诚信底线、不触法律红线,让消费者真得实惠,得真实惠,才能赢得市场的尊重和消费者的青睐。毕竟,“诚信”二字始终是所有稳定关系的基石与支柱。

标签:
责编:王宛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