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听·见丨莫让“防沉迷”失灵,先从扒“马甲”做起
2024-12-29 19:11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作者:新江苏评论员苏鹏飞  
1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不到一个月花销2000元,“换马甲”堂而皇之“作弊”......近期有媒体报道,一位妈妈发现9岁的儿子不仅沉迷手机游戏,而且花费了2000多元租用了游戏账号以避开防沉迷系统。有网友调侃道:“真是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这孩子,真行!”

防沉迷系统,原本是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防止其因心性的不成熟而沉迷于网游的“护城河”。然而,除了此前已发生过的冒用长辈身份信息登录外,如今还出现了专门将成年人游戏账号“或租或售”给未成年人使用,从而助其绕过“防沉迷”系统的不法服务。更有甚者,还有游戏代练公司以“不限时畅玩”为诱饵,以提供成年人身份信息登录游戏的方式,吸引未成年人低价接单代打,其中差价则进了代练公司的荷包。一条灰色产业链,俨然已成型。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专门就防治网络沉迷等作出了新的规定,明确要求“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账号租售服务。”可是,类似不法行为不仅屡见不鲜,甚至还变本加厉,伪装更强大、手段更隐蔽、危害更加深,让“防沉迷”失灵,“护城河”断流。

如此种种,不仅让老师挠头、家长烦心,更催生了诸如倒卖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盗取他人游戏账号、有计划性破坏游戏实名认证程序等不法产业链。这不禁让人反思,“防沉迷”为何成了纸老虎——不灵了?

在谴责不法分子、劝导未成年人之余,人们是否更应思考,是谁变相给这些不法行径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仅仅依靠外部监督、个人自觉是远远不够的。作为责任主体,平台方或许应该夯实自己的主体责任,而不能只把“防沉迷”当成口号喊喊,流于形式。遗憾的是,如今有些平台方仅仅把眼睛盯在赚钱上。为了吸引更多流量、更多用户、更多利润,他们对“防沉迷”阳奉阴违,甚至至若惘然。“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或许这些平台方没有直接从事不法行径,但他们的无效监管和“走过场”式的验证,无疑成了这些不法分子最大的帮凶。

打造一个致力于健康发展的行业,游戏平台方不能只把心思花在刺激用户消费、牟取高额利润上。营利越多,责任越大。游戏平台或应持续加强技术手段,在游戏过程中不定时引入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检测手段,完善账号管理系统,增强透明度,从而杜绝“买号玩游戏”的可能性。

作为网络电商平台,不妨通过算法识别和过滤违规商品信息,减少非法交易的机会。对违规商品和服务及时进行下架处理,从而阻断租号、卖号等灰色产业链。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严打平台方的“不作为、假作为”,在制度上敦促其规范经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严守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不打“擦边球”。

当然,“防沉迷”机制不能仅仅停留在网游层面,诸如短视频、微短剧、聊天软件等容易引发“上瘾”的App,都应加以严格设置。同时,家庭与学校也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通过更多陪伴与沟通,引导孩子领悟生活的多彩多姿,远超虚拟世界的“游戏”。毕竟,仅仅采取硬性禁止或刻板限制上网的措施,不过是监护人治标不治本的“技术管控”手段,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达1.96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7.3%。如何在触网之初,为青少年装好“安全阀”,需要全社会齐抓共管,一体推进网络治理体系,重塑网络生态。需要政府、企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都肩负起应有的责任担当,合力护航,让孩子们真正拥有一片清朗的网络环境、健康的生长空间,让正能量充沛的网络文化滋养青少年的心田,为他们的成长筑起坚实的“防火墙”。

标签:
责编: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