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8月27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奋进“十五五”,必须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实力跃上新台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天宫”空间站转入常态化运营,“嫦娥六号”实现月背采样返回,“海斗一号”完成万米海试;5G通信实现大规模应用,北斗导航提供全球精准服务;C919大飞机实现商业飞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首位,CR450动车组巩固扩大高铁技术世界领跑优势;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特高压输变电世界领先,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居世界首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强国根基不断夯实。“十四五”时期,我国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新动能新活力新优势积厚成势,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大盘更稳,为“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五五”时期,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成科技强国的关键时期。“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国家的前途命运。面向未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中国实现原始创新和底层技术创新,扩大国际科技合作和技术交流提供了广泛机遇。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在新发展阶段,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前进道路上,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在挑战中抓住机遇,走稳走好科技创新之路。
“十五五”时期,中国科技将向新而行,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十五五”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已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提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中国科技向新而行,就要坚持“啃硬骨头”,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就要做到“科技接地气”,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坚持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并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就要坚持“抱团发力”,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就要做到“数字惠民生”,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让人工智能惠及千行百业,让科技创新的红利直抵民生。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时不我待、责任重大。鼓足干劲、发愤图强、团结奋斗,保持战略定力、勇攀科技高峰,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向着2035年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奋勇前进。(向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