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紫金e评:凡人善举点亮时代之光
2025-10-17 13:21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董宏达  
1

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10月15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38名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身边好人光荣上榜。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每一次“中国好人榜”的发布,都是一次对平凡善举的集体礼赞,一次对道德星光的深情凝望。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发布的138名身边好人,他们并非遥不可及的英雄,而是日常烟火里随处可见的普通人。正是这些平凡人物在平凡岗位和生活中的不凡选择,汇聚成照耀时代的精神之光,点亮了中华民族的道德星空。

平凡善举中,蕴藏着民族精神最为深厚的底色。这些“中国好人”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没有气吞山河的壮语,他们的动人之处恰恰在于那种近乎本能的善良与坚守。半生收集党史资料的退伍老兵吴岱根,耄耋之年身患癌症仍跳河救人的姚士章,十七载深山守墓的靳宗友……这些善行义举并非偶然的冲动,而是长期涵养的品德在关键时刻的自然流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生动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平凡善举正是我们民族精神基因的当代显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呈现。当善良从一种个人品质升华为一种社会风尚,它所释放的能量将远超个体行为的简单叠加,而成为推动社会前行的磅礴力量。

好人精神的可贵,不仅在于其道德高度,更在于其可学可做的普遍价值。 “中国好人”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正是因为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他们的行为并非高不可攀。三十余载照料无血缘关系亲人的村民段德才,扎根深山牧区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的赛力克波力·库万德克,他们的故事之所以感人至深,不仅因为其行为本身的高尚,更因为这些行为展现了一种人人可为的向善路径。当榜样的力量从特例变为常态,当好人好事从个体行为扩散为群体效应,整个社会的道德水位便会悄然提升。从2008年至今,1.7万余人(组)“中国好人”的涌现,正是这种道德传导机制有效运行的明证,他们如星星之火,点燃了无数人内心的善念,形成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群体效应。

“中国好人”之光要持续闪亮,既需个体自觉,也需社会滋养。道德建设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既需要个体主动涵养品德,也需要社会营造有利于道德生长的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从颁授国家最高荣誉到表彰各类道德模范,一系列举措构建起日益完善的道德回报机制。让有德者有得,让好人有好报,这不只是朴素的社会正义观,更是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我们需要通过制度保障、法律托底、文化浸润,为善行义举构建坚实的社会支持系统,让行善者无后顾之忧,让从善者如沐春风。当崇德向善成为一种社会导向,当见贤思齐内化为一种集体自觉,道德的力量便会如滚雪球般不断壮大,最终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能。

平凡中见证伟大,微光里照亮时代。每一次对“好人”的礼赞,都是对道德力量的汇聚;每一次对善行的传颂,都是对文明火种的传递。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道德星光,需要更多平凡人在各自岗位上散发光与热。当无数微光汇聚,必将照亮前行的道路,温暖整个社会,共同绘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进路上的壮美精神图景。(董宏达)

标签:
责编:孔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