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华章丨青春为笔、山河为砚,绘最美“人民画卷”
2025-10-11 11:43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唐代远  
1

当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采访采风活动的镜头聚焦江苏,这片浸润着千年水韵的土地上,处处跃动着青春的鲜活笔触。从运河古畔的文化传承到产业协同的创新前沿,从治水一线的默默坚守到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青年一代正用脚步丈量山河、用实干书写担当,把个人的青春理想嵌入时代发展的洪流,以涓滴之力汇聚成绘就山河壮美的磅礴力量。

“文以载道,脉以传心”,青春笔触要守住文化的根与魂。文化从不是博物馆里静静展览的文物,而是需要青年接力传递的“活态薪火”。南京鼓楼实验中学的学子们用一场徒步山河的青春仪式,在踏过草木、掠过江河的步履中,读懂了脚下土地的千年故事;苏州的青年文旅从业者以“水韵江苏”为底色,让李白笔下“凤凰台上凤凰游”的金陵诗意,融入现代文旅的创新表达——在全省1573项特色文旅活动里,千年文脉不再是泛黄的典籍文字,而是游客触手可及的体验、年轻人愿意分享的潮流。还有邳州的青年文化守护者,让古城文脉在四季流转中鲜活;徐州七里的建设者们,让古今交融的城市韵味在人们的触摸中传承。这群年轻人不做文化的“旁观者”,而是化身传统与现代的“转译者”,用青春视角架起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为民族复兴筑牢最深沉的文化底气。

“功在不舍,业在躬行”,青春笔触要绘就实干的浓与重。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伟大,只有脚踏实地的平凡铸就不凡。在句容的治水工地上,一代代青年建设者接力奋斗30年,把曾经泛滥的“水患”变成了滋养民生的“水惠”,让赤山湖的碧波、小流域的清流,见证了人水和谐的蝶变;在连云港的港口码头,青年技术团队扎根智能研发,为江苏这个“唯一江河湖海全拿捏”的省份,打造出高效运转的“水上驼队”,助力江苏跳出“一亩三分地”的局限,以一域之力服务国家发展全局;在泰州的水系治理现场,青年工作者们用保障水安全、修复水生态的点滴举措,一点点勾勒出“幸福水天堂”的模样。这些青春身影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把“责任”二字刻进每一个工作细节。把图纸画得更精准些、把设备调试得更顺畅些、把民生需求考虑得更周全些,正是这份“把每一件事做到极致”的坚守,让青春的担当有了最坚实的重量。

“破局开路,向新而行”,青春笔触要激活创新的光与热。时代的浪潮奔涌向前,唯有敢闯敢试的青春,才能在变革中开辟新局。在长三角与大湾区的产业联动中,江苏青年瞄准新能源汽车等前沿领域,打破地域壁垒、打通协作链条,让创新成果在跨区域合作中加速落地;在“苏超”足球赛事的文旅探索里,年轻人跳出传统思维,用赛事引流、用体验留客,搭配1305条文旅惠民措施,让文化旅游从“走马观花”变成“深度沉浸”,更接地气、更有活力;在“主理人经济”的探索中,江苏青年挖掘城市特色,用个性化、非标化的创新服务,为城市更新注入青春活力——从常州红梅公园的文旅融合,到无锡太湖畔的禅意体验,处处可见年轻人用创新思维破解发展难题的智慧。这份青春的活力,从来不是盲目的“冒险”,而是立足实际的“突破”,是用新视角发现新机遇、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让青春成为推动时代向前的“加速器”。

从江苏的水韵江南到全国的山河万里,从都市的创新高地到乡村的田野阡陌,每一个青年都是绘就“人民画卷”的执笔人。当青春的笔触守住文化根脉,民族的记忆就有了传承的力量;当青春的笔触蘸满实干底色,国家的发展就有了坚实的支撑;当青春的笔触闪耀创新光芒,时代的未来就有了无限的可能。把个人的青春理想,融入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那幅以山河为砚、以青春为笔的“人民画卷”,必将绽放出更加壮美的光彩。这,就是青春最美的模样,也是时代赋予青年最厚重的华章。(唐代远)

标签:
责编:孔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