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采访采风活动走进江苏。这场跨越山河的青春记录,不仅让我们看到无数青年正以奋斗为笔、以担当为墨,在神州大地上奋力书写时代答卷,更揭示出一个深刻命题:唯有将“小我”融入祖国发展的“大我”,青春才能绽放最耀眼的光芒。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当以扎根一线、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生动实践,将青春的色彩,深深融入这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青春的根系,当深扎在祖国大地的土壤里。脱离时代的需求,再炽热的理想也易流于空谈;远离实践的土壤,再美好的青春也难结出硕果。南京青年用无人机巡查长江,从江面到低空构建起立体护水网络,让“翼”护母亲河的行动落地见效;长江之上的水上驿站,青年守护者用“守一江碧水”的坚持,让万家灯火有了生态保障。实践证明,青春的价值,不在于获得了多少,而在于奉献了多少;不在于言语多么豪迈,而在于脚步是否坚定。扎根生态保护一线,就能为绿水青山注入青春动能;扎根民生服务现场,就能让便民举措温暖人心。从江苏的江河湖畔到全国的广袤大地,青年当主动放下“小我”的计较,多些“大我”的格局,把脚步迈向基层,把心思用在实处,让青春的根系在祖国大地的土壤里汲取成长力量。
青春的智慧,当转化为破解时代难题的钥匙。新时代的万里山河,既需要守护的坚守,更需要创新的突破。“90后”水利教授怀揣水利梦,为江河安澜打造“数字盾牌”,用科技手段让防汛抗旱更精准高效;常州青年在智造领域深耕,从“芯片微光”到“大国重器”,用技术创新为产业升级点亮希望。这些突破印证了一个真理:青春最具创新活力,青年最能突破常规。面对生态保护中的技术瓶颈、产业发展中的升级难题、民生服务中的痛点堵点,青年一代当少些畏难退缩的犹豫,多些敢闯敢试的锐气。把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创新想法落实为推动发展的举措,让青春的智慧,成为破解时代难题、助力国家发展的关键钥匙。
青春的担当,当书写在推动时代进步的征程上。一朵花的绽放或许微弱,但千万朵花共同盛开,便能形成漫山遍野的春色;一个人的努力或许有限,但千万青年共同奋斗,便能汇聚成推动时代进步的磅礴力量。江苏水利青年以“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为志,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传承精神、扛起责任;常州智造领域的青年团队,以“打造大国重器”为目标,在芯片研发、技术突破中默默耕耘。他们的担当,不是口号式的宣言,而是日复一日地坚持、精益求精地追求。放眼全国,无论是乡村振兴的田野上、科技创新的实验室里,还是生态保护的山林间,每个岗位都是青年担当的舞台。青年一代更当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在各自领域脚踏实地、拼搏奋斗,用每一份微小的努力,汇聚成推动时代进步的强大合力,让青春的担当,成为新时代万里山河更加壮丽的生动注脚。
从江苏青年护水、研水、创新的接续奋斗,到“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新时代青年正以独特的方式,为祖国山河添彩。青春之花,从来都不是为了独自盛放,而是要与时代同频、与祖国共生。让我们把青春的根系扎得更深、把青春的智慧用得更实、把青春的担当扛得更稳,在祖国大地上绽放青春绚丽之花,以"青春"之笔绘就万里山河锦绣画卷!
(唐代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