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紫金e评:乡村旅游持续火热 魅力田园活力无限
2025-10-08 11:17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董宏达  
1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乡村旅游持续火热,成为假日消费新亮点、文旅活动新风尚。

这个假期,乡村旅游的热浪扑面而来。从三峡岸边的古乐快闪,到江南古镇的非遗市集;从大漠深处的星空露营,到太行山区的石头村落,无数游客用脚步为“乡村游”投下信任票。“奔县游”“乡村游”出圈,背后是激活乡村全面振兴新动能,一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活幸福的美丽画卷正在乡村大地铺展。

当“诗与远方”的向往从名山大川转向阡陌纵横,我们看到的是旅游内涵的价值重塑。曾几何时,乡村只是都市人眼中模糊的背景板;如今,它已成为承载乡愁、安顿心灵的文化主体。屈原故里秭归的衣袂翩然,让千年楚辞从文本走入现实;铜鼓县坪田村的稻浪层叠,使农耕文明变得可触可感。这种从“看风景”到“品文化”的转变,正是乡村旅游最深厚的底气。它告诉我们,那些看似“小众”的乡土文化,实则是中华文明最庞大的根系,一旦被现代旅游理念唤醒,便能迸发惊人的吸引力。

乡土中国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文化底蕴的深厚,更在于其与现代消费需求的精准对接。在濮院时尚古镇,“古朴”与“时尚”的边界已然消融;在各地兴起的非遗工坊,传统技艺正转化为就业增收的源头活水。这启示我们,乡村旅游的活力,恰恰来自对“变”与“不变”的智慧把握。不变的是乡土文化的内核,变化的是其表达方式和体验形式。当村歌、村晚、村BA成为新的文化现象,我们看到的是乡村从文化消费的客体转变为主体,从被动展示走向主动创造的精彩蜕变。

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城乡关系的历史性演进。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覆盖乡村的5G网络、日益完善的服务设施,正在悄然改变“乡村游”的体验品质。武安市活水乡的“公司+集体+村民+商户”运营模式,临朐县上寺院村的特色民宿升级,无不彰显着乡村旅游正在从零散经营走向系统运作。基础设施的“硬支撑”与运营模式的“软实力”相辅相成,让游客不仅能“走进来”,更愿意“停下来”“住下来”。

更深层次看,乡村旅游的热潮映射着当代中国人精神家园的重构。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之外,人们渴望在乡野间找到一种更本真、更从容的生活样态。关碾房村的沙漠观星,大洼村的石头民居,提供的不仅是一段假期体验,更是一种生命节奏的调节。这种需求的变化,让乡村不再只是地理意义上的存在,更成为价值意义上的向往,那里保留着与自然对话的能力,延续着社群生活的温度,存续着文化传统的基因。

乡村旅游的兴起,已然超越旅游业的范畴,成为观察中国社会变迁的一扇窗口。它不仅是假日经济的新亮点,更是乡村振兴的新动能;不仅是城乡融合的催化剂,更是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当现代旅游理念与古老乡土文明深情相拥,当城市消费需求与乡村资源禀赋完美对接,一幅更具活力、更富内涵、更可持续的乡村发展图景正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告诉世界:小城不小众,乡村更精彩。(董宏达)

标签:
责编:孔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