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华章丨以水为鉴,照见未来:奏响思政育人的时代和弦
2025-10-06 11:03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唐代远  
1

江苏大地,河湖纵横,江海交汇。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采访采风活动,正在这片因水而兴的土地上徐徐展开。采访团的脚步从河海大学走向新济洲湿地,从浦口火车站行至江都水利枢纽。每一次驻足,每一次聆听,都仿佛拨动着一根根水的琴弦,汇聚成新时代思政育人的宏大交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思政教育最忌空洞说教,最美知行合一。奔腾的长江,不仅是地理的河流,更是一部流动的实践教材。当青年学子走出课堂,在新济洲湿地亲眼见证长江大保护带来的生态蜕变,在江都水利枢纽亲手触摸调控江河的水利重器,在河海大学实验室亲身参与智慧水利的创新研发——书本上的理论,刹那间变得鲜活而具体。这深刻启示我们:思政教育需要打造更多“行走的课堂”。要让青年用脚步丈量山河,在一线感知时代脉搏。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化作眼前鸥鹭翩飞的美景,当“科技报国”的志向融入攻克难关的日夜,理想信念才能真正融入血脉、铸入灵魂。

水,滋养万物,润物无声。思政教育亦当如此,以文化人、娓娓道来。浦口火车站前,《背影》中深沉的父爱依然叩击心灵;苏州平江路上,千年水脉滋养的不仅是小桥流水,更是中华文化的赓续传承;盐城宋公堤旁,先辈治水安邦的故事仍在传颂。这些文化资源,正是思政教育的宝贵财富。它们以历史的厚度、文化的深度与情感的温度,让青年于无声处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思政教育要善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活水,浇灌青春心灵,培育时代新人。

水无常形,因器而变;青年有为,因时而动。本次活动中,一批特殊的“青年”——骨干网评员、记者和网络主播,以笔和镜头记录时代,用青春语态解读水韵江苏。他们不仅是受教育者,更成为思政教育的传播者和赋能者。这种从“接收”到“输出”的转变,正是新时代思政育人改革的重要方向。与此同时,“苏超”赛场上拼搏的身影、实验室里专注的目光、江河湖边坚定的脚步,共同写就了青春奋斗的生动注脚。思政教育要善于发掘和展现这些青春榜样,让青年影响青年、以青春引领青春,营造见贤思齐、奋发向上的浓厚氛围。

“大哉河海奔前程,毋负邦人期。”传唱百十年的河海大学校歌,吟咏的不仅是治水兴邦的专业抱负,更是胸怀天下的时代担当。如今,思政教育要引导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明确人生坐标。水的品格,利万物而不争;水的胸怀,纳百川而不盈。新时代思政教育应培育青年如水般的包容气度与全球视野,既要扎根中国,也要放眼世界,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时代新人。

长江奔流,运河蜿蜒,太湖水波荡漾……这一根根水的琴弦,正在江苏大地奏响思政育人的时代强音。当理论之泉汇入实践之土,当历史深度对话时代高度,当个人理想呼应国家召唤——新时代思政教育必将谱写出更加激越的青春乐章,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堪当大任的逐浪新人。(唐代远)

标签:
责编:孔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