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华章|念好“水韵”与“水运”的“融”字诀
2025-09-27 10:44  来源:交汇点新闻  作者:范杰逊  
1

近日,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采访采风活动走进淮安。这座“运河之都”,自古因水而兴、因运而盛。千年前,它是南粮北运、商贸流通的生命线;千年后,它依旧奔流不息,在新时代的发展脉络中续写新的答卷。今日的淮安,不仅延续着千年运河的壮阔脉动,更在“水韵”与“水运”的交融中焕发新的生机,让大运河成为滋养经济、涵养文化、凝聚人心的重要源泉。

“水韵”是水的意境与魅力,是诗意盎然的文脉传承,是人与水和谐共生的故事;“水运”则是水的实用与通达,是航道相连的物流大动脉,是古老河道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再度腾跃。一个关乎文化记忆与精神滋养,一个关乎交通运输与产业发展,看似两个维度,实则同源共流。只有将“水韵”与“水运”有机融通,才能真正激活大运河的整体价值,让古老的文明遗产走进新时代、焕发新风貌。

保护与利用,是大运河千年不息的密码。水的韵味只有在保护中,不断深化其价值内涵;而水的运转则在合理利用中,发挥其更大价值。把文化资源与发展资源结合起来,把历史记忆与现实动力融合起来,这正是念好“融”字诀的关键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大运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在新时代迸发新的活力。这不仅是对文化遗产的珍视,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启迪。运河沿线城市要以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让运河文化成为文旅发展的金名片,让水运功能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引擎。

今日的淮安,正展现着一幅“融”字诀的生动画卷。古韵悠悠的水文化与现代繁荣的水经济相互映照,千年运河在新时代焕发出诗与远方的气质,也注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大运河不仅是一条流动的文化长河,更是一条承载历史的生命之河。它贯穿南北,连通古今,折射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智慧与力量。念好“水韵”与“水运”的“融”字诀,不只是发展之需,更是文化之责。只有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利用中增添新意,才能让古老运河在新时代继续奔流不息,润泽城乡,惠及人民。(范杰逊)

标签:
责编: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