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9月19日至23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来自全国35个代表团的3420名选手齐聚一堂,围绕106个竞赛项目展开激烈角逐。这不仅是一场技能的较量,更是一次匠心精神的集中展现,是对技能报国的最好宣言。选手们用精湛的技艺诠释出工匠精神的内涵,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技能报国的壮丽篇章。
“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在这个技能与创新交融的时代,技能型人才正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他们用匠心筑梦,以技能报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的举办,不仅为技能型人才搭建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更为技能型社会的建设注入了一股无形的力量,引导更多人在技能报国的道路上一路奔跑,推动中国制造向着“中国智造”转变。
匠心精神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从古代的鲁班木工到今天的机电一体化,匠心精神始终贯穿于技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中,传统赛项与现代赛项交相辉映,老手艺人的功夫积淀与青年人的创新锐气相得益彰。在传统工艺领域,选手们用手中的一锤一錾,将古老的技艺传承创新。钧瓷蒙眼拉坯、合金铝半球精密研磨等绝技绝活展演,让观众领略到传统技艺的精妙与匠心的可贵。这些传统技艺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是匠心精神的生动体现。与此同时,现代技能的创新也在不断突破。智能制造、数字技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赛项占比超过50%,展现了技能发展的时代特征。选手们在无人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等项目中的精彩表现,彰显了现代技能的创新魅力。
技能报国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无数技能型人才用实际行动书写的壮丽篇章。从16岁的“技能新星”到57岁的“老师傅”,选手们用精湛的技艺诠释出技能报国的内涵。选手们展现的不仅是个人的技能水平,更是对职业的热爱和对事业的追求。他们用上千次机械调试的坚持,诠释了技能报国的信念。从服务粮食安全的智能播种技术,到服务民生的养老护理技能,从对接社会需求的育婴项目,到展现视觉“逆龄”效果的美发绝技,技能型人才正在用专业技能服务社会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时代使命。
如今,中国制造正在加速向“中国智造”转型,从我国自主研发,并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的复兴号高铁,到让世界惊叹的新能源汽车,再到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这些成绩的背后,都离不开一大批优质技能型人才的默默耕耘。从传统技艺到现代创新,从个人追求到时代使命,技能型人才正在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技能报国的壮丽篇章,向我们展示出技能人才也能写出属于自己的大写人生。
匠心筑梦,创未来;技能报国,正当时。在这个技能与创新交融的时代,我们需要以更开放的胸怀、更包容的心态、更务实的举措,为技能型人才搭建更大的舞台。让每一个热爱技能、追求卓越的人都能在技能型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人生价值。这不仅是对技能型人才的尊重,更是对社会进步的推动,对民族复兴的贡献。(刘颂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