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外公布。《意见》明确了加快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空间。《意见》全面分析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城市工作面临的形势,提出了“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的重大判断。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切实把握和主动适应我国城市工作“时与势”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努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锚定城市工作新坐标。根据测算,我国城镇化率从2012年53.1%上升到2024年67%,城镇人口由7.2亿增加到9.4亿,19个城市群承载全国75%的人口,贡献了85%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近1.1万公里。经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我国城市发展进入中后期稳定发展阶段,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快不快”转向“优不优”。这一发展阶段要求城市发展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提升”,从追求“规模速度”转向深耕“质量效能”。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及注重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取向,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不断增强人民幸福感。
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意见》深化对城市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五个转变”“五个更加”重要原则,即: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转变城市发展动力,更加注重特色发展;转变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转变城市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统筹协调。这既是适应形势变化的题中之义,也是实现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的方法指引,是未来做好城市工作的辩证法。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贯穿城市建设发展的全过程,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持续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让城市成为人民群众更加美好的家园。
展现城市建设新作为。围绕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意见》部署了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培育壮大城市发展新动能、营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推动城市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增强城市安全韧性、促进城市文化繁荣发展、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水平等重点任务。城市发展不是“千城一面”,而是各具特色。各个城市要坚持特色发展,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历史文化、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培育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特竞争优势。创新是决胜未来的“关键变量”“最大增量”。要强化创新驱动,精心培育创新生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布局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意见》是中国城市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在一朝一夕的跃升,而在一以贯之的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更新和保护、效率和品质,以系统观念谋全局、以人民立场定航向,因地制宜、真抓实干,定能不断开创现代化城市建设新局面。(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