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成熟,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的协同发展日趋加速,“人工智能+”的概念深入人心。2024年,“人工智能+”行动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有利于凝聚起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合力,有利于推动人工智能全面充分赋能高质量发展。
清楚“人工智能+”是什么。“人工智能+”,是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行业深度融合,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智能化升级,涉及技术创新、场景升级、产业发展等多个维度,并由此带来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整体性跃升。“人工智能+”,是“互联网+”的创新演进,是信息技术革命的进一步延续和深化。“互联网+”构建了万物互联的数字底座,积累了宝贵的数字场景和数据资源,“人工智能+”则以更具变革性的智能力量,推动生产要素重组、价值创造方式升级、组织形态演化和社会治理模式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全面、更系统和深刻的变革。
清楚“人工智能+”加什么。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进入实用阶段,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渗透并引领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发展。“人工智能+”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技术范式,它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全场景、全流程进行深度融合,推动技术和产业的进步,实现生产效率和商业模式的系统性升级。以行业应用需求为牵引,统筹国内和国际,《意见》部署了6大重点行动,即“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人工智能+”消费提质、“人工智能+”民生福祉、“人工智能+”治理能力、“人工智能+”全球合作。《意见》坚持科学谋划、精准施策,聚焦产业、消费等重点领域,提出了具体实施路径,突出让市场有方向、有信心、有体感、有加速度,为各方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指明了方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应用跑出创新发展的“加速度”。
清楚“人工智能+”怎么加。“人工智能+”强调的是技术赋能和跨界融合,产生叠加效应。“人工智能+”的叠加效应,既体现为不同人工智能技术的集成与融合,也体现为人工智能技术与其他新兴技术的集成与融合,途径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手段,重构传统行业的业务流程、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创造价值,唯有坚持应用导向、创新驱动、生态协同,方能更好释放“人工智能+”活力。《意见》结合内外部形势变化,提出强化8项基础支撑能力,包括提升模型基础能力、加强数据供给创新、强化智能算力统筹、优化应用发展环境、促进开源生态繁荣、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政策法规保障、提升安全能力水平等。《意见》的这一系列重要部署,释放了以人工智能应用发展的确定性,应对技术和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的鲜明信号。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意义重大、正当其时。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人工智能+”行动全过程,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推动形成工作合力,确保“人工智能+”行动全面落地见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支撑。(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