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紫金e评:点“数”成金,数字经济加速跑
2025-08-26 11:09  来源:交汇点新闻    
1

近日,以算网筑基 智引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算力大会在山西大同开幕。开幕式上,中国算力平台正式完成山西、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10个省区市分平台接入工作,实现平台、主体、资源、生态、场景全面贯通。

中国算力平台全面贯通,这一里程碑不仅标志着我国算力基础设施走向系统化整合,更意味着数字经济正迈入以高效、智能、协同为特征的新发展阶段。

算力登顶全球第二,数字中国建设加快步履铿锵。截至20256月底,5G基站总数与2020年相比增长5倍达到455万个,千兆宽带用户增长了34倍达2.26亿户,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有力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期间,我国算力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其根本动力源于国家战略的前瞻布局与市场创新的双向奔赴。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存力总规模超1680EB,这些数字背后是我国从政策引导到企业实践的全链条协同。华彩杯累计征集2.3万个创新项目,并非简单的数量堆砌,而是反映出我国在AI训练、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处理等核心领域已形成多层次、高活跃度的创新生态。中国不再仅是算力资源的大国,更是算力应用的强国

算力基座全球领先,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算力之所以被称为产业升级的刚需,是因为它已渗透至经济肌理,重新定义生产效率与服务质量。无人驾驶车辆在全国超280城落地超7000台,其背后是海量路况数据的实时处理与决策能力;AI医疗将肺结节检出率提升至97.3%,意味着算力正在成为人类专业能力的重要外延;而工业互联网中数字孪生将参数优化周期从数周压缩至4小时,则体现出算力对研发制造反馈闭环的结构性重塑。这些案例共同说明,算力不再是辅助工具,而是成为产业价值创造的核心环节。

凝心聚力强化保障,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我国是第一个把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国家,建立大市场离不开一体化数据市场支撑。面对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我国没有停留在单点扩容的传统路径,而是以为轴,推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战略落地。东数西算工程体现出清晰的系统思维:一方面利用西部能源优势承载非实时算力负荷,另一方面让东部节点聚焦低时延业务,实现资源与需求的空间耦合。以上海算力生态超市为例,企业无需自建算力设施,即可按需调用、弹性付费,用算成本降低近半——这不仅是一场技术调度革命,更是一种算力服务模式的范式转型。

而上强化应用,软硬件综合赋能提供保障。真正支撑算力规模扩张的,是软硬件层面持续的技术突破。在硬件方面,Chiplet封装、存算一体和光子计算等技术从物理层面重构计算架构,大幅提升单位能耗的运算能力;在软件层面,智能调度系统实现跨区域、跨服务商的资源动态分配,使训练效率呈倍数提升;而量子经典混合计算框架的探索,更为未来突破传统算力天花板埋下伏笔。可以说,没有这些底层技术的集体跃进,所谓的算力普及成本降低都将难以实现。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46.2%,总体规模突破1000 EFLOPS。比数字更具深远意义的是,算力与经济增长已形成强耦合关系:全球60%GDP由数字化驱动,而在中国,1元算力投入可带动3-4GDP增长。这意味着算力不仅是一种技术资源,更是新型生产要素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构成。

中国算力产业的崛起,既为数字经济筑牢底座,也在悄然重塑全球产业格局。随着AI技术持续裂变,算力将如电力一般成为社会的基础赋能层。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积极理解算力、应用算力、参与算力生态的建设,这不仅是为了拥抱变革,更是为了在未来的数字中国中,共同执笔书写新的发展篇章。(董宏达)

标签:
责编:孔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