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出版的第16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文章指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勇担时代重任,敢作敢为、善作善成,满怀创业和报国激情,弘扬企业家精神,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
进中国式现代化,民营经济是重要生力军;实现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民营企业大有可为。
向新而行。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民营企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诞生于市场经济土壤的民营企业,天生具备创新的基因。数据显示,民营企业贡献了全社会70%的技术创新成果,涵盖了80%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90%的高新技术企业。今年一季度,全国新设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民营企业83.6万户,占同期新设民营企业总量的四成以上。唯有创新才能绝处逢生,保持创新才能存活下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突破加速重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广大民营企业要持续加强自主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发力,以创新求变打开发展新天地,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中展现新作为。
向绿而行。民营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参与者,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力量,在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过程中地位不可替代、作用不可或缺。近年来,民营企业不断增强绿色发展意识,持续加大节能环保投入,不断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能,充分发挥绿色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取得显著成效。绿色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的韧性所在,更是绿色革命的主力军。广大民营企业要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持续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更加自觉融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潮流,努力以绿色生产重塑竞争优势。
向治而行。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石,民营企业要打造“百年老店”、成为常青树,必须有先进的管理制度。近年来,一些行业领军企业把完善企业制度作为促进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制度保障,积极探索推进党的建设、组织变革、激励机制创新、履行社会责任、培育优秀文化等举措,企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明显提高。但也要看到,一些民营企业内部治理有待规范,不同企业治理和管理水平仍参差不齐。广大民营企业要充分认识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性,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风险管控机制,提升合规经营水平,重视企业接班人培养,让企业后继有人、持续健康发展。
企业是经营主体,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现在,我国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都十分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要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用实干与担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再立新功。(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