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各地区各部门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作风建设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必须从制度建设上进一步破题,在制度上见真章、求实效。
推进制度体系化。作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作风问题成因复杂、表现多样,任何零敲碎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都难以根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必须坚持系统思维、长远视角,标本兼治、综合施策,优化制度体系,加强系统集成,使各项制度之间逻辑清晰、功能互补,成为科学完备、有效管用的有机整体。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健全常态化学习教育制度机制,建立健全促进全体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健全正风肃纪反腐常态化机制,使制度体系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牢牢扣住责任链。牢牢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是新时代推进作风建设的宝贵经验。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需要健全主体明确、要求清晰的作风建设责任体系,构建完整责任链条,把严的要求落实到各方面各环节。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党委(党组)负主体责任、纪检监察机关负监督责任,党委(党组)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其他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党员干部履行具体责任,由此构成有机贯通的完整责任链条。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推进,责任链条上的每一种责任都要严格落实,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
提高制度执行力。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没有贯彻执行,再好的制度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提高制度执行力,要强化制度意识,形成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的社会环境氛围。坚持遵守规定没有特权、执行规定没有例外,有违必纠、有纠必严,对踩“红线”、闯“雷区”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让铁规矩长出铁牙齿。注重探索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科技手段,提高发现问题、处置问题的精准度,确保监督到位和有力。建立健全“四风”问题协同处置机制,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与组织、统战、宣传等部门的协作联动,凝聚整治合力,推动形成树新风、扬正气的综合效能。
推进作风建设,集中教育整顿是有必要的,但根本上还是要靠制度。坚持制度建设这条主线,把制度立起来、严起来,执行起来,推动制度从“纸面”走向“实践”,保持韧劲、善始善终,作风建设一定能够不断取得新成效。(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