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1945年的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形式发布《终战诏书》,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日本无条件投降,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战争硝烟纵然消散,但经过战火淬炼的抗战精神永存。为了纪念这一伟大胜利,各地干部群众以多种形式举行纪念活动,追思在民族危亡关头挺身而出、浴血奋战的革命先烈,重温那段气壮山河的峥嵘岁月,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伟大的斗争需要伟大精神,伟大斗争铸就伟大精神。抗战的历史,不仅是精神史、心灵史,也是战争史、斗争史。伟大的抗战精神,不朽的斗争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就必须始终保持斗争精神,无论面对何等艰难险阻,都能坚定信念、坚持真理、坚守底线原则、坚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学会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学好真本领、练好真功夫,才能让历久弥新的伟大斗争精神有的放矢、经久不衰。
抗日战争是“全国各族人民和各个不同的政治派别,团结一致,共同抵抗日本侵略”的伟大民族战争。从白山黑水的“村村烈士碑”,到滇西抗战“十荡十决,甘死如饴”,人人抱定敢死之心,汇聚起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强大力量。从爱国人士许德珩“团结救亡、奋起抗战”的奋力疾呼,到巾帼英雄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视死如归,亿万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以气壮山河的斗争和众志成城的力量谱写了保家卫国的伟大篇章。“万夫一力,天下无敌”。回首来时路,是“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的团结之力,赋予我们攻坚克难的勇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心齐,泰山移”的人间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80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抗战,国家和人民遭受的巨大苦难,不敢忘,也不能忘。作为一个时代的精神标识,伟大抗战精神的形成,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觉醒、民族精神的升华达到了全新的高度,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的精神阴霾被一扫而光,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种精神和情怀,是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征程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和宝贵财富。
牢记历史,砥砺前行之志;不忘苦难,更好催人奋进。中国人民必将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不竭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努力奋斗,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季宝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