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光影交织处 文明自生辉
2025-08-10 12:06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8月9日晚,“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天津启动,一场探寻中华文化根脉、展现文明交流互鉴魅力的文化盛宴拉开帷幕。

海河夜画,科技与人文共舞的城市美学。当夜幕降临,海河两岸的建筑群在光影魔术中苏醒。意风区西岸艺术馆的隐藏式灯槽,以“见光不见灯”的智慧,让百年建筑在夜色中流淌出温润的光晕;津湾广场的智能照明系统,通过色温调节让建筑在雨雾中呈现水墨意境,在节庆时绽放璀璨光彩。“显景不炫技”的设计哲学,恰是中华文明“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诠释。当光影成为叙事者,津城正在用科技的温度重新定义城市美学的内涵。

津味新声,传统基因的现代“蝶变”。在五大道的咖啡馆里,中药香与拿铁醇厚交织成独特的“津味特调”;国家会展中心的舞台上,流行歌曲与京剧唱腔碰撞出震撼的视听盛宴;杨柳青古镇的画案前,年轻学徒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让木版年画的朱红色彩在宣纸上绽放新生……看似“混搭”的场景,实则是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精神的生动实践。当博物馆的青铜器纹样化作丝巾上的流云,当泥人张的彩塑走进动漫展台,传统文化正以“创新表达”打破时空壁垒,在当代生活中构建起新的文化认同,让文明基因在时代语境中完成自我更新,在碰撞中激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烟火为证,文明根脉的民间生长。扎根民间的生命力,正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的根本密码。其不在典籍的故纸堆里,而在百姓日用而不觉的生活方式中,在代代相传的手艺里延续着文明的基因。古文化街的茶汤摊前,老师傅手持铜壶演绎着“凤凰三点头”的绝活;西北角的早点铺里,煎饼馃子的香气裹挟着市井喧嚣飘向远方。就在“烟火气”中,中华文明最鲜活的注脚愈发清晰可见。当人们在杨柳青年画作坊里体验拓印技艺时,触摸到的不仅是宣纸的肌理,更是文明传承的脉搏。此时,博物馆的展柜与街巷的吆喝引发文化共鸣,也消解了传统文化的“距离感”。

津门答卷,文明互鉴的时代宣言。其实,中华文明从不拒绝外来影响,而是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实现创造性转化。从意式风情区的巴洛克建筑到五大道的万国建筑博览,天津本身就是一部文明交流的活教材。当智能照明系统让海河两岸的欧式建筑与中式飞檐在光影中对话,当咖啡杯里的中药香与意大利浓缩咖啡达成味觉和解,这座城市正在书写新的文明叙事。新时代新征程,新“和合”,津城正在用光影勾勒的不仅是城市轮廓,更是一个古老文明面向未来的自信姿态,这座城市既保持着对传统的敬畏,又展现出拥抱世界的从容。而今,传统与现代在津门大地上交织成歌,中华文明正以更开放的姿态参与全球文明对话。

海河奔流,积淀的是天津卫六百年的开放与包容;和合共生,书写的是历史与青春的华彩乐章。当传统被赋予当代表达,当创新已深深扎根文化沃土,天津正以昂扬姿态,向世界呈现“和合共生”的中国城市样本。“何以中国”的答案,就在这里!

(苗瑞祥、刘薇薇)

标签:
责编:孔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