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近日公布,提出有效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等10项重点举措;根据《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每孩每年3600元;2024年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十二五”到“十四五”期间每5年增长1岁……民生为大,是今日中国最温暖的底色,更是托举百姓“稳稳的幸福”的坚实根基。
筑牢民生之基,以“稳”固幸福之本。就业,这最大的民生工程,始终置于优先位置。应届毕业生林威文在政府稳岗、人才补贴政策护航下入职广东康方生物,正是政策暖流激荡个体梦想的生动写照。“十四五”以来,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阶段性降费率政策延续实施,职业技能培训锻造超2亿技能人才大军,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安心与希望。当就业的基石稳固如磐,千家万户的饭碗端得更牢,幸福生活便有了最可靠的起点。
织密保障之网,以“惠”解急难愁盼。从四川遂宁听障少年陈小明因教育资助重返课堂,到山东东营王女士受益于医保兜底大幅减轻医疗负担,一张覆盖全民、贯穿生命全程的公共服务保障网日益细密牢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超95%,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新增百余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这些数据背后,是“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从庄严承诺到日常现实的深刻转变。普惠的阳光穿透地域与阶层的藩篱,让每个生命都能平等享有尊严与发展。
呵护朝夕之需,以“暖”回应民生所盼。“一老一小”,牵动亿万家庭最柔软的牵挂。在北京昌平区创新探索的“一老一小”融合中心,代际间温情互动正书写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新时代注脚。全国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升至64.6%,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近1.9亿人,300多个城市与人口大县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拔地而起……这一系列举措,正是国家以制度温情回应社会最迫切呼唤,让“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的温暖图景日渐清晰。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正引领着中国式现代化阔步向前。这份“稳稳的幸福”绝非抽象概念,它由每份就业保障、每次医疗报销、每张婴儿笑脸、每位老人安详共同拼就。当“民生为大”从庄严理念化为日常感知,当政策温度可触可感,中国式现代化便获得了最磅礴的生命力与最深厚的价值根基。
民生福祉的增进是永无止境的攀登。唯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继续将政策温度注入每个角落,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书写好民生答卷的“一笔一画”,方能在民生“大文章”中写出更多幸福细节,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董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