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深沉回响,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的铿锵步伐交织于今,历史的烽烟与新时代的使命便在此刻激荡共鸣。自南昌城头划破黑暗的第一声枪响,这支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生的军队,便在血火交织中淬炼出永不褪色的精神底色,这就是伟大的抗战精神。
回望抗战烽火,人民军队以血肉之躯在民族存亡关头铸就了不朽丰碑: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洪流,那“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脊梁,那“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魄,那“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杨靖宇胃中草根、狼牙山五壮士纵身一跃、曾仁文跳崖殉国……一个个不朽的名字,如星辰般在历史的天空闪耀。这精神熔炉锻造的意志,早已融入军队血脉,成为今日强军征程上最深沉的力量源泉。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风高浪急,外部遏制打压步步紧逼,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其分量从未如此沉重。如何实现“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宏伟目标?历史给出了答案:唯有从伟大的抗战精神中汲取磅礴伟力。
这力量在精神传承中生生不息。昔日杨靖宇“甘将热血沃中华”的呐喊,在今日陈祥榕“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誓言中激荡回响;程开甲“国家强起来、国防强起来”的毕生追求,王继才“守岛就是卫国”的朴素担当,皆是抗战爱国情怀在当代的生动延续与升华。这精神力量正转化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钢铁长城。
这力量在制胜信念中愈发刚强。抗战年代我军以“血战到底”的信念在敌强我弱中屹立不倒;如今面对军事革命浪潮奔涌、战争形态深刻演变,我们更需凭借“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在改革重塑的阵痛中浴火重生,在科技强军的赛道上加速追赶,以坚定意志攻克一切艰难险阻,锻造面向未来的胜战之师。
这力量在忠诚担当中步履铿锵。从抗战烽烟中走出的人民军队凭着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向着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目标迈进。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我们步履坚定、意志如钢。一个月后,当浓缩着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等抗战血脉的雄壮方阵再次昂首走过天安门广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艰苦卓绝历史的庄重致敬,更是人民军队迈向世界一流的时代宣言。
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上,伟大的抗战精神必将焕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时代光芒——它如不熄火炬,指引我们在新的历史坐标上书写无愧于先烈、无愧于时代的强军新篇,为民族复兴伟业筑牢最坚强的战略基石!(董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