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今年上半年我国批准创新药43个、创新医疗器械45个,同比分别增长59%和87%,改革政策红利正在转化为产业发展动力。
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机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上半年创新药和医疗器械获批数量同比大幅增长,展现出我国药械创新发展成果显著,正加快迈向医药创新强国的行列。
药械创新发展,核心在于创新。创新药是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的药物。相对于仿制药,创新药物强调化学结构新颖或新的治疗用途。创新医疗器械,指的是国内首创、产品性能或者安全性与同类产品比较有根本性改进,技术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且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的产品。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的上市,为原本无药可治或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推动了我国临床治疗的优化升级,提升了群众医疗保障水平。
药械创新发展,重点在于支持。支持药械创新发展是提升临床医疗技术水平,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渠道,也是支持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自立自强、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虽然高速发展,药械研发管线增加,但一些领域也存在跟随创新多、同质化严重、临床价值优势不明显等问题。要聚焦当前药械创新发展面临的挑战,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形成“真支持创新、支持真创新、支持差异化创新”的格局。重点是支持源头创新,着力支持基础研究和早期开发,鼓励围绕重大疾病机理开展攻关,对颠覆性创新思路给予经费和政策倾斜,推动论文成果向药械产品转化。
药械创新发展,关键在于融合。生命科学是当代最前沿的科研领域之一,药械产品的研发需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医院通力合作。我国医药产业中发展势头强劲的企业,无一不是做到了产学研医深度融合。要广泛凝聚产学研医各方力量,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医跨界合作,推动医学和健康领域产生更多的科学发现、技术成果和创新产品。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编辑等新兴技术涌现,跨界融合给药械研发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发展机会。要着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创新药械产品研发、生产等环节的应用,实现医药健康产业数智化升级。
药械产业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生活幸福的重要民生产业,推动药械产业创新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快药械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性,持续深化改革,促进通力合作、协同攻坚,努力跑出药械创新发展加速度,就能产生更多创新产品服务,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