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看,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支撑。”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在国务院新闻办7月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措施落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三农”稳,天下安。今年初,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要求“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从新闻发布会透露的信息看,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乡村产业,以科技赋能、以改革驱动,“压舱石”稳如磐石。
稳固大国粮仓,端牢中国饭碗。7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全国夏粮产量2994.8亿斤,创历史第二高产。克服前期旱情等不利气象因素影响,夏粮丰收来之不易,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从保障措施看,农田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农业应急能力持续提升,10亿亩高标准农田支撑起“藏粮于地”的底气。从优质抗病玉米“中玉303”到抗倒大豆“中黄301”,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不断提升,“藏粮于技”正照进现实。良种、良田、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让“犁地不用牛,种地不跟耧”成为乡村新写照。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75%,三大主粮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科技正深刻重塑传统农业的生产图景。
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兴则民富足。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这是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所在。从“苹果村”到“木耳乡”,4068个特色产业村镇、1709个农业产业强镇、22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在全国遍地开花,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内生动力。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2%,高于城镇居民增速;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9%,农民增收的“金扁担”正越挑越稳。脱贫成果持续巩固,超680万监测对象稳定消除返贫风险,3283万脱贫人口端稳就业饭碗,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三农”工作,根基在田野落点在民心。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行政村100%通宽带、90%以上通5G,“一老一小”保障网越织越密。各地深学“千万工程”经验,从整治高额彩礼到激活“村超”“村BA”文化活力,从追缴违规集体资金到强化振兴资金监管,乡村治理效能持续提升。当急难愁盼得以化解,当精神文化滋养心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画卷正徐徐铺展。
夏粮丰收的麦浪、秋粮茁壮的青苗、农民舒展的笑颜,共同勾勒出中国“三农”的稳健图景。这份稳,是应对国际变局的“压舱石”;这份进,是迈向农业强国的铿锵脚步。从决胜“十四五”到谋划“十五五”,以高质量发展夯实大国粮仓,以持续增收托举亿万农民福祉,这便是中国发展最深厚的确定性根基。(董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