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浸染,南京德基广场外的巨型“巴斯光年”前霓虹渐次亮起,成群年轻人涌进潮玩“欢乐场”;月光漫过,扬州冶春茶社里,昆曲的水磨腔与足球赛的呐喊声奇妙交织,戏迷轻叩桌面打节拍,球迷攥着茶盏喊“进球”,今夜的“快乐夜猫”不分阵营……花样新“夜”态,燃动“夜经济”,这个夏天,江苏越“夜”越热闹,夜经济被充分点燃,为消费经济增添新活力。
夜幕降临,烟火升腾。美食,是打开“新夜态”的第一把钥匙。7月5日南京队主场对阵苏州队,南京奥体中心观赛人数达60396人,创下中国业余球赛观赛人数新纪录,当天由异地消费者贡献的南京餐饮、堂食订单量显著增长,夜宵餐饮消费较赛前增长40%,烧烤成“顶流”。有人说,“吃、买、玩”是现代人走向远方的三大动力。俯瞰江苏,在青石板上游走的糖画艺人,在烧烤摊中吆喝“进球半价”的摊主,刚上线便被抢购一空的“苏超联赛”美食达人套票……这个夏日,借力“苏超”,商家正抓住夜间机遇,创新解锁夜间消费场景,进一步释放“舌尖”上的消费潜力。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烟火气”升腾,江苏不断“上新”场景,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大屏”看球带动江苏各商圈消费,“苏超”助力激活夏日经济。遍布全城的户外大屏,是江苏省各地精心打造的“第二现场”。近日,江苏再推出50个“夜间消费集聚商圈(步行街)”,为推动赛事经济、城市消费场景深度融合提供指引。各地商务布局“第二现场”,打开消费增长新空间。品尝地道美食、特色“土味”,感受着各地不一样的夜晚,全省“夜经济”人气越燃越旺,活力越来越足。
从消费群体看,年轻人、亲子家庭等成为主流,他们更加注重满足“情绪价值”,追捧沉浸式体验。从电影世界里直接“走出来”的创意产品,限量款的手办,具有“穿越感”的“夜游江苏”场景,一些城市街头的“园林足球主题夜市”,桥下游船上传来的昆曲吟唱……一场场别出心裁的主题夜市、沉浸式体验场景,以及各具特色的夜游、夜展、夜食、夜购、夜演等“新夜态”,正助力江苏消费市场从单纯的“卖商品”向“讲故事”升华。供给驱动消费的同时,消费也在牵引供给。从过去简单逛夜市,到如今人们更加追求体验式经济,乐于融入文旅消费业态,新兴消费业态的夜间经济逐步向专业化、产业化、品质化迈进。
满足需求的服务,才是最好的服务。比如,依托“中吴风雅颂”城市文化品牌,常州青果巷将传统市集升级为“青果物华集”,以国潮元素点亮夜游场景;在苏州工业园区CBD核心区的688艺术潮流空间,以“公园+艺术+体验”为核心理念,成为年轻人的社交磁场……顺应消费需求变化趋势,江苏各地紧跟市场节拍,朝着品质化方向迭代,做强“文化磁场”,让人们每一次夜间出行打卡,都化作“文化认同”,也让消费成为文化传播的媒介。眼下,“苏超”联赛正酣,带动文旅产业持续壮大,激活更多文化地标进入人们视野,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聚夜态、拢人气,不断“上新”的夜间消费载体与场景,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夜间体验。夏季是“夜经济”的旺季,借势“苏超”,丰富场景,做活“夜态”,江苏“夜经济”热力全开,更好满足民众所需,更大程度激发夜经济增长动能,也让城市有了更多“烟火气”。(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