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对外发布,明确推动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常态化实施,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加强部门协同和服务集成。以制度名义,让更多“一件事”高效办成,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势必增加企业和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是推进政务服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与实践注脚。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托举群众“稳稳的幸福”,有助于推动党员干部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涵养为民情怀,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照见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日益现代化的成果成效,更好检视政务服务改革成色。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政务改革就推进什么、盯紧什么。诸如出生医学证明、出生登记、社会保障卡、医疗保障卡等等,又如企业迁移登记、企业数据填报、大件运输等等,无不是企业和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需求,从一件件小事实事中破题,从一个个细枝末节中发力,聚焦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切实办好实事、解好难题,才能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打通服务“最后一米”。
数字赋能、服务向“新”,以“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高效办成一类事”。从统一事项名称、申请材料、受理链条、办理流程等业务流程优化,再到持续完善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与创新预约分流、错峰服务、潮汐窗口等服务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协同;活用“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提供智能问答、智能引导、智能预填、智能帮办服务……发挥数字化、智慧化、信息化技术优势,为政务服务蓄势聚能,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感与满意度,优化政务服务效率,协同高效解决实际困难,推动从解决一个诉求向破解一类问题转变。
“高效办成一件事”的“一件事”,不是一个部门的单件事,而是集成化的事,需要联动集成、协同施策。树牢整体意识、全局观念与联动思维,推进跨部门关联事项集成办理,压减整体办理时长和跑动次数,实现“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网办理”;做好系统突发故障应急处置和人工兜底服务等工作,通过一系列部署安排、一揽子精准举措,全面加强政务服务渠道建设、深化模式创新,进一步做好利企便民。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无止境,政务服务也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政务服务小窗口连接政府和群众,也是改革突破口,很多改革智慧就来自基层一线的探索创新。透过政务“小窗口”,进一步传递利企便民的浓厚服务氛围和降本增效实招,努力让更多的“一件事”实现高效办理,必将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段官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