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2025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从四方面提出14项工作任务,深入实施家政兴农行动,推动扩大家政服务供给,促进家政服务消费,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家政兴农是对农村劳动力的精准赋能,也是以服务业为支点,撬动城乡资源流动,激发消费潜力。这种“小服务”撬动“大民生”,为稳就业、促消费、惠民生注入了活力,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家政服务,一头连着农村人民群众的就业,一头连着城市居民服务消费的需求,已成为连接城乡的桥梁。当前,我国农村仍有大量劳动力急需稳定收入来源,而城市家庭对高质量家政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方案》提出“推动家政进社区”“开展生活服务招聘季”等,正是通过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将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转化为城市的“服务资源”,为城市家庭解决了上班难顾家的“痛点”,也为农村家庭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让城乡资源更好的双向流动。
家政服务行业需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支撑。《方案》提出“推进家政服务员技能升级”“深化产教融合”等措施,直指行业“低技能、低收入”的痛点。当前来看,城市家庭对家政服务需求巨大,但相关技能认证体系的缺失,导致从业者很难匹配市场需求,导致供需之间关系失衡,这就需要相关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制定更加标准的服务体系,才能更好引导农村劳动力进入家政服务行业。同时,伴随着技能水平的提升,不仅为从业者带来了高收入,也能提升相应的社会地位。近年来,不少“金牌阿姨”出圈,成为行业的标杆,也必然吸引更多人投身其中。
需要看到,随着我国老龄化加速,家政服务将会从“可选消费”转变为“刚性需求”,尤其是对城市中的很多“双职工家庭”而言,本身就难照顾老人和小孩。《方案》通过“税费政策宣传培训”“企业政策红利”等措施,降低家政企业运营成本,推动家政服务更专业化、标准化,既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也必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农村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切入点。
家政兴农将农村劳动力转变为城市服务者,既提升了农村劳动力的收入,也激发了城市家庭的消费潜力,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通过不断完善的技能培训与社会保障,让农村劳动力更好在城市里落脚,这其实也推动了乡村振兴。未来,针对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通过“家政+农业”“家政+文旅”等创新融合模式,能让家政服务成为乡村经济的重要助力。
家政兴农谱新篇,乡村振兴向前行。当农村劳动力通过家政服务实现“家门口就业”,当城市家庭因优质服务提升生活品质,政策红利必然能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持续优化服务生态、完善制度保障,为家政服务业持续赋能,就能在乡村振兴的新篇上留下生动注脚。(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