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文章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完成时。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十年不够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
作风问题,历来是执政党自身建设的重大政治问题。古今中外,因为统治集团作风败坏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加强作风建设,以优良作风有力保障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只要我们动真格抓,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当价值旨归置于人民,当一切为了人民,哪怕是像中秋送月饼的小事,也会认真地紧盯不放,因为“看起来是小事,其实是抓这后面隐藏的腐败”。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最直接的呼声中改起,坚持以“小切口”撬动“大改革”。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整治“会所中的歪风”,从约束“车轮上的腐败”到规范“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每一项具体规范都是对群众关切的精准回应。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让“说到做到”的政治信用成为最生动的执政注脚。
今天,党的作风建设成效,已在神州大地书写出触手可及的答案。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25275起,批评教育和处理312907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221369人。更具深远意义的是,“越往后执纪越严”的治理韧性,推动“不敢腐”向“不能腐”“不想腐”的深层转化。
但抓得越久越能感到,风气转变何其之难。顶风违纪行为时有发生,隐形变异现象潜滋暗长,风腐问题紧密交织,防反弹任务依然艰巨。但再难,只要有行动,就能步步紧逼。今天,“四风”问题从明面转入暗处,监督执纪的“探头”就要随之延伸至隐蔽场所;奢靡享乐穿上“电子外衣”,大数据监督便织就天罗地网,螺旋式上升的治理创新,正是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生动诠释。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作风建设正面临“化风成俗”的质变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真正化风成俗”,蕴含着从制度约束到文化自觉的治理智慧。当“轻车简从”成为领导干部的行为自觉,当“亲清政商关系”融入市场运行肌理,当“厉行节约”沉淀为社会文明基因,优良党风对社风民风的引领作用就能突破时空界限,转化为民族复兴的精神滋养。
我们党以徙木立信的政治勇气开启作风建设新征程,亦能一步一个脚印涵养清正党风。100多年来,跨越时空的坚守,既是对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精神的赓续传承,更是对“永远做人民公仆”初心的时代诠释。让作风建设融入党的血脉、化为民族基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获得永不衰竭的精神动力。(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