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紫金e评:字里行间见作风
2025-05-12 10:23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中央八项规定提出,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文风背后是党风,字里行间见作风。党员干部当进一步改进文风、转变作风,让“短实新”的好文风成为提振精神气象、涵养优良作风的“金钥匙”。

以理论清醒筑牢文风筋骨。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文风不仅是文字表达的方式和风格,更是工作态度、思想深度和综合素养的体现。文风出了问题,根子不在“文字”上,而是在思想深处。因此,改文风不是简单“改改文字”的形式问题和技巧问题,需要改进的是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深化政绩观教育,保持理论清醒,划清“为文造绩”的红线,坚决杜绝说问题只字不提、讲成绩长篇大论的浮夸文风,努力将“写短文、讲实话”内化为政治自觉。

以实践标尺检验文风成色。古人说:文以载道。不管是写文件、作报告,还是发表文章,久坐办公室闭门造车肯定不行,依靠材料垒砖砌墙也不行,只有查实实际情况,才能写出解决问题的“操作手册”。党员干部要传承好、弘扬好“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多听听群众呼声,多谈谈建议想法,多列列操作步骤,把公文的“诞生地点”从“办公室、电脑前”转到“厂房间、田地里”,让我们的思想和文字体现时代要求,符合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以群众口碑衡量文风温度。好文风不是自说自话的“空中楼阁”,而是连通民意的“桥梁纽带”。倘若文稿只是“数据堆砌却不见民生温度”“对策万千却难解百姓心结”,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一切都是空谈。党员干部当以“群众满意不满意、认可不认可”这把尺子校准文风,主动深入群众,把群众笑脸作为最佳“修辞”,将急难愁盼化作务实“段落”,让“材料含金量”和“群众满意度”同频共振。创新宣讲方式方法,用心用情做好语言转化,多用大白话、家常话将文件精神转化为群众看得懂、用得上的“明白纸”,避免空洞化的表达,让好文风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锁”。

(赵飞洋、张啸天)

标签:
责编:孔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