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紫金e评:以法治护航民营经济行稳致远
2025-05-06 11:33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自2025520日起施行。该法包括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多个专章,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

市场经济本质是法治经济。这部专门性法律的诞生,不仅是给民营企业撑腰,更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层完善。它通过法律固化两个毫不动摇,重申各类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质上是在制度层面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筑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根基,为中国经济的活力之源注入更强劲的信心动能。

民营经济从政策护航法治筑基。长期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在政策红利的支持下蓬勃发展,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城镇就业。然而,政策支持虽能解一时之需,却难抵市场波动中的不确定性。一些民营企业曾因产权保护不足、市场准入壁垒、融资难等问题遭遇发展困境,甚至出现不敢投”“不愿闯的焦虑心态。《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正是将过去零散的政策支持转化为系统化、稳定化的法治保障,以法律形式明确民营经济的平等地位,划定权力与市场的边界,让企业家从求政策转向信法治,从看风向转向看条文。通过制度创新实现了从政策输血制度造血的范式转变,为破解民营经济成长的烦恼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

民营经济法的核心价值十分鲜明。法治的核心价值在于为市场主体提供可预期的环境。此次《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在许多方面有新突破。首先,让产权保护法治化。该法明确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限制民营经济主体财产权,从根本上消除误读,让企业家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经营。其次,使竞争环境公平化。通过立法破除隐性壁垒,保障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招标投标等领域享有平等权利,让卷帘门”“玻璃门无所遁形。再次,促进政商关系透明化。以法律规范政府行为,建立涉企政策制定听取意见机制,杜绝新官不理旧账,让”“政商关系有法可依。既防止权力越界,也约束市场失序,让企业家能心无旁骛地在市场中游泳,在规则下赛跑

以法治确定性对冲发展不确定性。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转型升级压力叠加,民营经济既面临外部风险,也需破解内部转型难题。此时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正是以法治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法律明确将支持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写入条文,从融资支持、数字化转型到参与国家重大战略,为民营企业指明转型升级路径;同时设立侵权投诉机制和权益补偿制度,让企业维权有渠道、损失有补偿。这种保护+赋能的双重设计,既解近忧,更谋长远,让民营企业敢于在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高风险高投入领域放手一搏。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施行,意味着中国民营经济迎来了权利更有保障、竞争更加公平、发展更可持续的新阶段。当法治的阳光照亮民营经济的每一个角落,当企业家的信心与制度的善意同频共振,中国经济必将以更强的韧性与活力,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破浪前行。(董宏达)

标签:
责编:孔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