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徐汇区的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同现场青年创新人才亲切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家说,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青年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组织部门要将托举青年创新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引育并进、用励并行、爱助并重,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引育并进浚其源。DeepSeek引爆全球AI领域、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登央视春晚、《黑神话:悟空》销量破千万......这些科创“独角兽”企业的崛起,离不开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与时俱进的青年创新人才队伍,更离不开各地区引育科技人才关键举措的厚积薄发。组织部门作为人才的“娘家人”,肩负着畅通青年创新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的责任,要始终以青年创新人才为中心量身简化报批流程、优化引进程序,采取“组团式”赴外招聘人才、“一人一议”招募紧缺人才,真心实意把科技人才“引进来”。注重墩苗历练、育苗赋能、壮苗保障的阶梯式培养,采取“压担子+铺路子”的模式,创造更多挑战难题、担纲领衔的机会,把有潜力、能重任、肯担当的“成长式人才”投放至“卡脖子”技术攻关、重大工程建设、产业链补链强链等“吃劲岗位”经受淬炼,让青年创新人才在重大科研项目攻坚中锤炼“挑大梁”本领。
用励并行激其涌。“人才各有所宜,用得其宜,则才著;用非其宜,则才晦。”对于青年创新人才,引得进是基础,用得对、用得好才是关键。要释放青年创新人才的最大潜能,坚持“使用是最好的培养”,用其所长、避其所短,适时开展适岗能力测评,构建以事择人、科学规范的人才管理体系,并充分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要坚持减负降压、激发活力,一方面构建适合青年创新人才特点的考核评价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推动青年创新人才在经费使用、产学融合、创新创业、项目进展等方面有更大话语权、更多自主权;另一方面搭建起“能上能下”“容错纠错”“鼓励激励”三位一体人才管理制度体系,将各项评价标准、奖励措施与考核结果相匹配,真正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不断激发青年人才的创新势能。
爱助并重润其流。引才、留才不是一锤子买卖,除了在薪资补贴、科研经费等“硬投入”上持续发力外,更要在创新机制、人才服务、文化氛围等“软环境”上精耕细作,营造礼贤下士的社会氛围、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成就梦想的创业热土,让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在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中尽展其才、尽放异彩。组织部门要在生活保障上彰显“爱”,通过举办人才联谊会、生活恳谈会等活动,聚焦青年创新人才的“关键小事”,帮助解决人才落户、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等后顾之忧,以精细化服务解决青年创新人才安心定心放心。在事业发展上强化“助”,加大青年创新人才创新创业帮扶力度,探索搭建科技创新孵化基地、创业加速器等载体平台,整合政策咨询、项目孵化、空间支持等全链条服务,靶向破解青年创新人才在创新创业中的痛点堵点,助力其轻装上阵、勇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