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紫金e评:一“脉”相连,中老铁路一“路”紧牵
2025-04-15 11:52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日前,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迎来开行两周年,累计发送旅客191万人次,其中跨境旅客48.7万人次,覆盖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列车始发正点率达到100%、终到正点率99%,运输安全平稳有序。

文化交融,增进民心相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据悉,两年多来49万跨境旅客中,大部分来自东盟国家,还有许多其他免签国旅客。中老铁路成为多民族文化交融的走廊。不同民族的人们在这里相遇、相知,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绽放出绚丽火花。以文化互鉴,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中老铁路让“黄金纽带”既成为交通的连接,更成为两国人民间心灵的沟通,为区域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提速增效,畅通发展动脉。“时间就是效率,效率就是生命。”中老铁路开通两年来,运输效率持续提升,昆明到万象运行时间压缩,口岸通关时间缩短,日均出入境人数大幅增长。铁路部门持续与海关、边检等多方联动,追求效率的脚步不停歇。比如,推动“智慧口岸”建设,如同为通关流程装上了智慧大脑,实现数据快速交互与精准处理……借助科技力量,中老铁路让人员与货物在“黄金纽带”上畅行无阻,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中老铁路串联起众多旅游名城,催生了文旅新业态,拉动了沿线消费,而中老铁路的经济价值远不止于此。沿线地区资源丰富,打造跨境产业合作区,就像搭建起一座经济合作的桥梁。例如,利用冷链物流技术降低东南亚水果运输成本,让新鲜水果快速摆上各地餐桌,既满足了消费者需求,又促进了贸易发展。“心”“新”相映,中老铁路将“通道经济”转化为“生态经济”,让产业在“黄金纽带”上蓬勃发展,中老铁路助力两国间形成互利共赢的产业格局。

携手前行,共创美好未来。“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中老铁路的两年实践充分证明,一条铁路可以重塑区域格局。以效率为基,让运输更加便捷高效;以经济为脉,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以文化为魂,增进民心相通。继续携手合作,让中老铁路这条“黄金纽带”在互利共赢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为地区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成为连接各国人民友谊与合作的永恒桥梁。(苗瑞祥)

标签:
责编:孔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