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紫金e评:“田间诗人”走红,照亮凡人的逐梦生辉路
2025-03-29 11:5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春天是“年轮循环的波纹”,瓜果是“日月轮回的星辰”,冬雪是“麦苗打滚撒的欢儿”……53岁的山东蒙阴农民吕玉霞,以细腻笔触将家乡四季的点滴,巧妙揉进文字之中,使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她笔下那一首首带着晨露芬芳、充满乡土气息的诗歌,在社交媒体上强势“破圈”,成功收获超百万粉丝,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作“田间诗人”。

一位年逾五十的农民,凭借诗句感动百万粉丝,这背后彰显的,不仅是艺术源于生活的强大力量,更是平凡之人创造奇迹的磅礴能量,堪称普通劳动者追求人生价值的生动教科书。“田间诗人”的走红,如同一束明亮的光,照亮了凡人的逐梦生辉之路。

或许有人认为,吕玉霞能写出如此动人诗句,源于天赋。然而,在笔者看来,真正的天赋实则是热爱,而这恰恰契合“天赋”的本意。天赋之所以冠以“天”字,是因为热爱本就出自天然;之所以名为“赋”,依旧是因为热爱饱含韵味。吕玉霞出身农家,受父亲熏陶,自幼热爱文字与阅读。尽管生活在打工与务农的忙碌中辗转,囿于柴米油盐的琐碎与家长里短的繁杂,她却始终将“诗和远方”深藏心底。这份热爱在心底默默生根发芽,诗歌成为她平淡生活里的温暖慰藉。“农民的辛勤劳作、麦田的四季更迭、老槐树下的光阴流转,都是我写作的灵感源泉。”这正是诗歌的真谛、艺术的源头。唯有源自生活的诗,才充满灵动与鲜活的生命力。

艺术绝非闭门造车的产物,诗歌必然是自然、心灵与时代交融的和谐交响。2022年,在孩子的指导与鼓励下,吕玉霞开始在网络上记录自己的创作过程。通过这扇网络之窗,她的诗歌温暖并感染了无数人。“这诗听着真带劲,满是生命力”“劳动人民的生活最质朴,也最富诗意”……在吕玉霞视频账号的留言区,数以万计的网友或是对她赞扬鼓励,或是以诗回应,或是为她建言献策。吕玉霞常常戴着老花镜,一遍又一遍地翻看评论,倘若看到网友留下的佳句,便会认真摘抄到本子上学习。“我在网上结识了许多‘知音’,他们的留言给了我全新的启发。”网友将她视为“精神治愈师”,她则把网友当作“免费学堂”。诗歌的价值在时代中得以彰显,时代也为她注入了新鲜的滋养。当凡人的追求与时代发展紧密融合,必然绽放出耀眼的价值光芒。

热爱与时代深情相拥,坚定与梦想携手同行,美好便会如繁花般绚烂绽放。“平凡人的文字亦蕴含无穷力量,我虽已‘土埋半身骨’,但内心依旧激情澎湃,要继续在这人间提炼诗意。”吕玉霞如此感慨。在网络互动的时代,经典文艺的“有意义”与新大众文艺的“有意思”比翼齐飞、各展风采。事实上,这一现象也并非仅存于文艺领域。互联网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无门槛走进热爱世界的机会,人工智能更迅速提升了我们用热爱表达的能力。只要心怀热爱,倾听时代的召唤,坚定地朝着梦想前行,那么,你就能成为所热爱领域的主角,你的付出将无比珍贵,你亦能成为生活征程中熠熠生辉的一束光。(殷建光)

标签:
责编:孔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