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紫金e评:从学习追赶到技术输出,中国汽车行业何以能
2025-03-26 11:39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东风旗下岚图汽车等自主新能源品牌向东风日产等合资品牌输出“三电”总成等技术,小鹏汽车与大众集团合作研发纯电汽车,上汽集团携手奥迪联合开发智能数字平台,中国自动驾驶企业与丰田成立合资公司……近年来,汽车行业“反向合资”“技术出海”的故事,屡屡引发关注。

曾经,汽车合资是学习国外先进生产技术、管理模式,为国内产业链构筑基础的重要途径。而当下,合作的生态已悄然改变,合资车企在新能源时代开启了接受“技术反哺”的新篇章。我国汽车行业从学习追赶者到技术输出者,角色转变何以可能?

实现角色转变,靠的是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之所以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我国坚持“三纵三横”研发布局,即以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为“三纵”,电池、电机、电控为“三横”,通过20余年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培育,已构建起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在单车智能硬件、智能决策、全栈解决方案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领先进展,高阶自动驾驶技术领跑全球势头显现,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商业化进程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新能源汽车产业在逐步自主可控中渐趋引领。从国产大算力芯片、激光雷达,到混动技术、智能驾驶技术,一个个关键技术的突破,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领跑全球。

实现角色转变,靠的是协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带动性强,其上游产业链涵盖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电机及电控系统以及传统汽车零部件等领域,中游产业链涵盖整车制造等领域,下游产业链涵盖充电桩等领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如神经网络般交织,每个节点的突破都能推动整个产业的跃升。行业上中下游各环节坚持协同发展、跨界融合、互为支撑,实现大中小企业聚链成群、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配套充电桩、减免购置税、启动公共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政策加力支持,企业加码研发,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充分发挥完备产业体系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成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从跟跑变为领跑。

实现角色转变,靠的是开放合作。创新不是一地一域之事,不能闭门造车。中国的科技创新并非独善其身,而是在交流合作中分享机遇,推动实现成果共享、生态共建、发展共赢。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核心技术、产品创新领域积累了先发优势,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受到欢迎和好评,受到传统国际汽车品牌巨头的重视和认可。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开始选择在海外投资建厂,同时带动产业链企业抱团出海,实现基于规模化效应下的降本增效。与此同时,跨国车企利用中国市场、技术和制度开放等优势,实现了“在中国,为世界”的转变。从技术引进到“技术反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造福世界,正是中国坚持开放创新的一个缩影。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智能网联时代。牢牢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继续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不断挑战高峰,不断突破自我,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中国新能源汽车必将在智能化、网联化的下半场继续引领潮流。(向秋)

标签:
责编:孔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