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AI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大放异彩。从多地党政领导干部把DeepSeek作为“新春第一课”,到全国多地探索“AI+政务模式”,再到深圳福田区70名“AI公务员”上岗……AI的政务服务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数字化浪潮扑面而来,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AI观”,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效履职尽责的关键所在。
“主动拥抱”不掉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善用AI不仅能把基层干部从日报周报、文档处理等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又能凭借充分数据分析让民生服务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度。面对更加复杂多元的基层需求与日新月异的数智浪潮,党员干部应摒弃“等等再看”的观望心态和“事不关己”的漠然态度,积极转变思维,主动拥抱技术变革。要快学一步、深学一层,紧跟智能化时代的发展步伐,及时更新知识储备、提升数字素养,以深度学习纾解“技术变化太快”的焦虑。要在干中学、学中干,密切关注AI在基层治理、招商引资、应急管理等各个领域的创新应用和潜在价值,强化学用结合,以深入实践引领“技术服务于人”的目标,不断提升“数智化”履职能力。
“深度求索”不止步。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DeepSeek有个核心功能叫“深度思考”,可以一步步拆解问题、检索知识、交叉验证,让答案更具系统性、全局性,让决策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减少了拍脑袋做决定的风险。须认识到,AI不应是替代思考的“电子秘书”,更应成为解放思想的“智慧伙伴”。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打破线性思维和经验依赖,以数字化思维探索优化方法路径,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打造更多“AI+政务”。要不断拓展认知边界、突破自我设限,聚焦群众关注的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中的痛点堵点,充分发挥AI的数据分析优势,精准识别群众需求,以解题思维做群众最盼的事、解群众最难的题,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以人为本”不动摇。初心易得,始终难守。AI能快速分析海量数据,却读不懂群众眼中的期待;能有效查找文档错误,却难以应对突发事件;能生成标准化解决方案,却算不准社会治理需要的民生温度……技术赋能无法提供带有“泥土气息”的智慧,“脚步丈量”才是让服务有温度的关键法宝。党员干部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民所用的原则,巧用善用AI技术,将群众需求与智能技术精准匹配,重塑人机协同的治理新模式,使技术进步切实转化为治理效能。要牢牢站稳群众立场,把AI提炼的宏观数据转化为调查研究的切入点、密切联系群众的基准点,把数字成果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主动到群众身边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让AI政务服务既有“精度”又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