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紫金e评:重大项目建设增速,经济活力增强
2025-03-14 10:46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开通运营!顺利贯通!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各地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马不停蹄,进度条持续刷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重大工程项目体量大,对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一个重大项目,意味着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批重大项目,则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极。全国各地重大工程项目加速建设,标志着当前我国经济充满活力,将为推动经济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奠定坚实基础。

突出两重衔接,为经济起跑蓄势积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重,是地方政府谋划项目、争取资金的重点方向之一。交通工程畅通途。从成渝中线重庆段建设全速推进、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加速,到平陆运河马道枢纽上闸首右边墩上游侧顺利封顶……今年以来,各地交通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完善。 十四五以来,国家管网集团加速推进油气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预计2025年还将建成管道超2000公里,新增一次管输能力250亿立方米,助力能源高质量发展。今年将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强化算力中心统筹布局,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推动东中西部算力协同发展,实现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资源供给与各地区算力需求高效匹配,推动算力由量向质发展。随着重大工程项目落实落地,必将持续释放带动效应。

投资向,项目升。重大工程项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国家发改委《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指出:2025年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比2024年多350亿元。扎实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圆满收官,及早谋划十五五重大项目。据相关报道,全国已有16个省市自治区发布2025年重点工程项目相关投资计划,总项目数超1.3万个,总投资额合计超38万亿元。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从传统产业基地到新兴科创高地,从早期布局到行动落地均瞄准新质生产力,各地顺应新一轮的产业升级步伐,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批聚焦新能源、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加速落地,展现出中国经济的强劲势头。

锚定新质生产力,促进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远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的增长率和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6.1%的增长率。今年,各地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锚定新质生产力,从先进光电显示产业到智算中心;从核电项目到先导智能传感器产业化项目;从新材料到生物医药……重大项目更加强调在新质生产力和未来产业方面的布局,结构上也更加优化,将有利于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统筹硬投资软建设,加大重大项目支持力度。今天的重大工程项目,就是明天的生产力、竞争力。回顾2024年,两重支持的项目总体更偏向于大项目,单个项目平均支持金额在4.78亿元左右。数据显示,2024年,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4.4%,比全部投资高1.2个百分点。今年国家加力支持两重建设涵盖多个方面,包括拓展两重建设支持范围、提高政府投资效益、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等。各地投资安排规模大,更多指向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这将有力推动扩大更有效益的投资,让高质量发展势头更加起来,进而为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交上一份满意答卷。(董宏达)

标签:
责编:孔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