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紫金e评:科技赋能织就“智慧春景”
2025-03-04 15:35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新”中有“数”,春耕画卷打开科技“调色板”。从东北地区冰天雪地的热乎“备耕”,国产农用机械发动机通过高温、高原及高寒“三高”试验;到中部地区粮食主产区,上新“数字巡田系统”,一块“数字屏”连接农户手机端,远程指挥水肥一体机浇水;再到春耕服务“外卖”平台构建,形成“农户点单、中心派单、服务主体接单”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等等……科技发力,智慧加持,让农业生产含“新”量不断增加,在乡村田间地头勾勒一幅幅“智慧春景”图。

农业强国,先强科技,激活农业科技创新“一池春水”。春耕服务叫“外卖”、智慧巡田、“三高”试验,科技春耕太“全面”了,让人应接不暇。正是科技创新与春耕备耕融合集成的实践效果,见证了时代中国创新不穷、澎湃脉动的无限活力,也提振了广大农民群众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精气神。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数字春耕,给农业新质生产力按下“快捷键”,必将释放农业强国新魅力,勾勒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民生活更加红火的光明前景。

人勤春来早,劳动精神是永恒的密码钥匙。开创美好幸福生活,满足亿万农民群众对乡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憧憬向往,科技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开辟新图景,关键还在于广大农民激发内生动力,永葆创造性与主动性、进取心。故此,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务必坚定理想信仰、涵养初心使命、践行担当本色,示范带头引领广大农民不误农事、砥砺实干、勤勉劳作、孜孜耕耘,切实以“人机协同”模式,让科技创新与精神力量“耦合联动”,绽放农业高质量发展潜能与魅力。

科技赋“新,也须政策刷“新”,打好农业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因农业基础较弱、人才资源不足、乡村平台条件欠缺等客观条件,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正源于此,加大政策宏观调控,推动资源、资本、服务、人才等下沉到“广袤的田野”,发挥“有形之手”组合作用,让更多如涉农补贴、惠民政策大礼包送到田间地头,共同擘画“希望的田野”美好愿景。故此,让政策不断刷新“进度条”,如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等等,不断厚植农业向新而行的底气与信心。

乡村要振兴,农业必振兴;农业要振兴,重点得振“新”。加速农业新质生产力建设,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规模化、效益化、智能化水平,让种粮既能赚钱、又很时尚,根本前提在于培育一大批新型农人,让有信仰、有理想、懂技术、爱农村的“新农人”,扎根广袤乡村大地建功立业。聚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题,充分发挥农村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与广大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推动智慧农业、人才培育、政策扶持等方面强化组织保障,为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厚植组织优势。(段官敬)

标签:
责编:孔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