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紫金e评:“镜”观春运,细节里留下时代“缩影”
2025-02-26 13:57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为期40天的2025年铁路春运圆满收官。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2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90.2亿人次,出行人数再创新高,彰显流动中国的生机与活力,也充分展示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态势。

春运,是一年当中映照流动中国最可感的镜像。不论是节前节后的单日客流刷新,还是春运流动人口的再破记录,公路上的自驾游、跨区域流动,铁路上的南来北往、各大车站人从众,航空领域的满载飞行”……春运里,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流动记忆。人们出行结构多元化、路网升级与运力提升、服务优化与科技赋能,交通部门与流动需求双向奔赴,为今年春运画上圆满句号。

“镜”观春运,最是细节里藏着“时代缩影”。16万公里铁路托起流动的中国。今天人们的出行,早已告别了为买票难而惆怅、为出远门而担心、为挤不进站而着急的那种年代感12306赋能一键订票,复兴号朝发夕至、夕发朝至,小时交通圈让人们说走就走成为用之而不觉的习惯和自由,高速公路串联城乡大地,新能源汽车穿行在大江南北……春运里的变迁,反映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发展、科技创新迭代升级、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的基本面。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春运之变,既是大国综合能力提升的生动注解,也是全社会对民生福祉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

触摸“流动”,科技创新成为强劲跳跃的脉搏。在这场跨越山海的大迁徙中,如果说服务创新让旅途更温暖,那么技术创新令春运更顺畅。春运,运的就是一个“畅”字。在铁路系统,“虚拟机应急系统”被应用到通信保障当中,北斗卫星定位赋能铁路运输更智慧更安全;在有的车站,“上新”了智能遗失物品领取服务,通过智能化、信息化、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了遗失物品智能化管理……更安全高效的运输组织、更周全细致的应急保障、更智能贴心的服务,生动展现了创新如何增强综合效能,切实惠及民众福祉的“春运答案”。

40天的春运途中,不仅有人潮涌动的壮观景象,还有无数直抵人心的温暖瞬间。春运大潮中,人们急着赶路,陌生人间的交集里,留下感动人心的故事。一名视障女孩独自踏上归乡路,在1200公里的旅途中,她被多名工作人员和乘客接力护送;一位七旬老人因女儿工作忙无法送行,选择独自出行,在车站候车室彷徨时被工作人员敏锐捕捉到,将老人送上车,与列车长认真交接,千叮万嘱……一幕幕温暖的画面,令无数网友动容。流动的中国,温暖的回放。这个人类规模最大的周期性迁徙,带给我们感动,看到了人间大爱、人心向善——春运“大考”不仅交出了服务出行人口创新高的“卷面”,更写满了充满“人间温情”的春运故事。

春运“落幕”,最是细节留下“深刻记忆”。这当中,有科技的闪光,有服务的暖心,有旅途上的关怀,更有人间爱心的传递。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奔赴在新的春天里,踏实奋斗、温暖自己、感染他人,静待来年春运故事新的延续。(古风)

标签:
责编:孔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