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紫金e评:向“新”而行,做好人才“引育用留”大文章
2025-02-24 11:29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近日,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快打造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水平人才队伍,统筹做好省内人才挖潜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工作,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江苏创新创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眼界,在人才“引育留用”上大胆探索、先行先试,集聚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跃迁的源头活水。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而“新”的内涵处于不断衍变过程中,需要持续储备“新”的科技人才。近年来,江苏不断强化人才工作的重要性,持续加强人才强省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强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先后出台一系列人才人事政策举措,着力培养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高科技领军人才、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四支高精尖人才队伍,进一步明确人才在新质生产力中的角色定位,积极做好人才“引育用留”四篇文章,更大力度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近年来,江苏各地市相继出台相关引才政策,体现了各地对于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高度重视。无锡持续打造“最美人才栖所”,以“锡引”工程为政策载体加快青年人才招引步伐,在求职应聘、落户安居、就业创业、交通文旅等八个方面精准发力,广栽梧桐、引凤来栖;常州以人才公寓建设为切口,做好引才聚才留才,用最大的诚意、最好的资源、最优的服务,实现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共荣共生……为人才营造良好的生活、发展、干事创业的环境,推动从“引凤筑巢”到“筑巢引凤”的双向动态良性循环,按下人才引进“快进键”。

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引进国内外各类科技方面的尖端人才,但同样也需要培养大量本地的科技中端人才。近年来,我省着力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将培养发展摆在优先位置,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不断强化科技、教育、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苏州大学出台《高层次人才计划实施办法》等一揽子文件,构建完善“基础牢固、中坚提质、尖端突破”的“金字塔形”人才培养支持体系,进一步激发了人才培育“热动能”。

正确使用人才,用好用活人才,是发挥人才价值和效能的关键。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的《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科技人才发展的决定》,在科技人才使用、评价、激励、服务、保障等八个方面提出了重点措施,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有效强化政策激励,加快构建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才创造力的体制机制,破除制度藩篱和用才壁垒,积极为人才松绑,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允许失败、宽容失败,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更大限度让人才释放活力。

留住人才,要从关键小事做起。去年,苏州出台《苏州市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政策措施》,其中提出,落实各类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就业奖励政策,力争年内引留高校毕业生18万人。还提到,实施百万“姑苏工匠”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3万人次以上,在人才评定标准上赋予企业更大自主权。用心用情解决人才住房、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关键小事”,强化企业外来用工子女入学保障,进一步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让人才把家乡当作家乡。(季宝干)

标签:
责编:孔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