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备耕正当时。当前,春季田间管理和春耕生产陆续开展,大集市场、农批中心等购买农资的热闹场景,氤氲市井烟火、蕴藏耕耘精神,也寄寓了乡村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意愿。农为邦之本,民以食为天。春耕春管关乎着国家粮食安全、连接着端牢大国饭碗,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前提条件与基础支撑。可以说,春耕备耕这件大事,既是亿万农民群众“心上事”,更是乡村振兴发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键事”。
万象“耕”新,不误农时。农业生产与季节、气候、温度、水分等资源条件紧密关联,抢抓良好时机、多些时不我待,才能把握自然规律、顺应农事要求,让春播春耕一粒种子结下厚实果实。因此,以春耕备耕为责任使命,田野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要抓早趁早、扬鞭奋蹄,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完善农资供应、提供农技指导等等,与农民群众想在一处、干在一起,助推乡村振兴“一路繁花”。
向“新”而进,“丰”景无限好。坚持以科学创新为引领,凝聚乡村振兴向“新”力。从数字乡村到智慧种田、再到农创科技小院等等,无不昭示农业新质生产力建设的实践景象,为推进粮食生产增产、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注入“新”动力。抓好春耕备耕春管,须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与显著优势,如运用智慧技术监测农资、物价等,强化供应、降低成本、优化保障与服务,确保田间地头化肥、种子等供应优质且服务高效,为春播春种、备耕备产打下坚实基础。
授民以渔,授农以技。藏粮于地,也需藏粮于技。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推动农业科技专家下乡、激发科技农场与新农人作用,把科技种田的知识与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同时,发挥驻村第一书记、青年科技人才志愿者等作用,下沉人才、资源、服务等要素,助力农民群众打好打赢春耕备耕攻坚战。此外,利用数字乡村等平台,发挥AI技术等优势,打造农业“AI专家”,云上“传经送宝”,打造农民身边的“数字指南”,为春耕备耕精准解决难题、“手把手”“一对一”指导,彰显以农为本、民生至上的价值情怀。
万事农为先,农安则国安。“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人民幸福、家国安宁的美好蓝图,前提正是端牢端稳大国饭碗、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以农业生产为根本保障,聚合各方力量抓紧春耕备耕,打好春耕春管主动仗,我们展望又一个中国丰收年,见证更多农民群众脸上的笑颜。(段官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