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东方,气象万千。“十四五”时期,江苏明确将建设“一中心一基地”拓展为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率先探索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新春伊始,江苏召开全省“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推进会,对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进一步安排部署,体现了一抓到底的恒心。
奋跃前行,奋楫向未来。实际使用外资连续7年稳居全国前列,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8家落户江苏,货物进出口连续22年居全国第二位,服务贸易规模创历史新高……这些亮丽的成绩单,是江苏开放型经济实力的最好证明。推进“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更是为江苏的开放发展插上了新的翅膀。江苏,不仅要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更要在全球市场中发挥聚合力,成为连接国内外资源要素的重要枢纽。
畅通物流大通道,构建开放新优势。国际物流大通道是支撑双循环的战略性物质载体,是江苏建设“一枢纽”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江苏在国际物流通道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13个设区市中有1个国际性和6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外贸近远洋航线覆盖65%的重要贸易国家和地区,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稳步增长……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为江苏的开放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开放质量也需要与时俱进。省政府办公厅最新印发的《2025年全省“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重点任务》中,明确提出要更大力度推进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既是江苏提升开放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更是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以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为例,该基地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体项目,成功布局了多个出境口岸和国际班列线路,更为哈萨克斯坦产品提供了扬帆太平洋的出海口功能。未来,随着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项目的落地实施,中欧班列驭风驰骋,中哈物流合作将进一步深化,为江苏乃至全国的开放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以开放主动赢得发展主动,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也是江苏发展的鲜明底色。为认真贯彻落实江苏深化‘一枢纽’建设的目标任务,新的发展阶段,江苏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更大的力度推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货物贸易稳中提质,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利用外资保稳促优,企业出海的统筹布局和规范引导,制度型开放先行先试以及开放平台载体建设。
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开放合作再展宏图。为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走深走实,江苏将支持企业参加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展会,积极推进江苏中亚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柬埔寨西港特区、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等标杆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全程相伴”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服务效能,引导支持企业积极稳妥开展跨境产业链合作,提升国际化、本土化经营水平。在制度型开放方面,江苏将抓好国务院关于制度型开放30项复制推广政策和我省第二批50条任务清单落地实施,推进自贸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试点,推动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试点扩围拓面。
“一带一路”一起闯,开放合作万里航。未来,江苏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发展,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江苏担当、贡献江苏力量。(苗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