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在参加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苏州代表团审议时,省人大代表、昆山市委书记陈丽艳讲述这样一个现象:随着外部环境变化,昆山对部分国家的外贸订单减少,但经济全球化的逆流也让一批跨国公司从“全球化”转向“区域化”。昆山抢抓机遇,推动这些企业把区域总部搬到昆山,为发展提供增量。面对困难,“审题”有道,知难破难;“解题”有术,拆难解难,两者兼顾,“难”就不难。昆山这场增量与减量的“赛跑”,对我们迎难而上、克难奋进颇具启发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曾对“困难”二字做了新解:困难之“困”,围住的是失去生命的“木”而不是充满活力的“树”;困难之“难”,动动“点”子、用用脑子就可能迎来又一“佳”境。这一解读深刻启示我们,困难面前,首先考验的是认识问题,困难来了怎么看?是理性对待、积极应对,还是消极畏难、萎靡不振?不同的认识将催生不同的行为、产生不同的效果。克服困难,前提是认识困难,正确对待困难。困难分为很多种,是战略困难还是战术困难?是外部困难还是内部困难?是共性困难还是个性困难?准确识别困难的“真面目”,才能真正建立起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才能想出战胜困难的千方百计,才能在与困难的斗争中百折不挠。
比如,国际贸易摩擦尽管造成很大压力,影响的对象包括各个国家和全球企业。我们遇到的困难,别人也会遇到;我们拥有的优势,别人未必拥有。昆山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行动中,蕴含着这样一种逻辑思维:“拿起剪刀”拆难解难,把大困难拆解为小困难;“拿起筷子”分难拣难,把隐藏在困难中的机遇精准识别出来。如此一来,就可以把努力集中在能解决的困难、能争取的机会上,避免在暂时不能解决的困难、无法转化为机遇的困难上劳而无功。
比如,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地方政府想搞好对外贸易,跨国公司想拓展全球业务,各国人民也渴望互惠互利。抓住人心所向带来的机遇,解决困难才有抓手。困难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它蕴含着“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力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危中有机”。难处往往蕴藏着机遇,善于拆解困难、克服困难,也就意味着抓住了机遇、赢得了先机。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回顾江苏发展历史,江苏的成就从来都是在攻坚克难中不断推进而取得的。江苏人历来敢拼敢干、善作善成,无论是当年发展乡镇企业时创造的“四千四万”精神,还是后来涌现出的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园区经验,都是江苏一路荆棘一路繁花最生动的注解。今年省两会上,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克难奋进、奋发有为是代表委员们讨论中的高频词,一个个切口小、举措实的“金点子”,也体现了由小及大、由表及里地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相信,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鼓足干劲、奋发有为,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在攻坚克难中铸就新的辉煌。(袁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