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持续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探索基层建设“战略密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基层治理离不开基层党建,大抓基层,基层党组织是核心。应强化战斗堡垒,健全“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道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将机关“瘦身”与基层“强身”相结合,实现“划桨人”到“掌舵人”的政府角色转换,推动支部成为基层工作的主角。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在工作中落实“四下基层”制度,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线下矛盾的在线诊疗平台,让一线网格密织经纬,零星灯火照亮社区。
破译基层奋斗“实干密码”。无论是积极发展基层民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还是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都要从实干上深一步下功夫。随着基层政务服务一窗办理、一网通办、不见面办理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普及,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也日渐完善,但社区服务空间遭挤压、服务质量和专业程度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须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推动实施书记项目,营造社区争五星、书记评“5A”的氛围。建好社工“加油站”,加力“懵懂小白”变身“业务大咖”,推动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建设,塑造出一幅“群雁高飞头雁领,一花先放众花随”的鲜活图景。帮助基层干部提能力、提素质,增干劲、增动能,持续发挥自治强基作用,不断打造与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相匹配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揭示基层实践“破局密码”。“创新社会治理,要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坐标。”出现“小问题”的往往是群众难以满足的“微需求”,诉求不被“原汁原味”反馈,工作极易陷入“干部忙了一身汗,群众还是不点赞”的窘境。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关键在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以协商自治为主药、多元联动为辅药、基层党建为药引,是高品质生活对社区治理开出的新药方。要推动百姓议事堂、红色物业等一系列新时代基层治理创新模式不断涌现,充分激发群众广泛参与治理的澎湃活力,以万千“小巷总理”缝补出共治共享锦绣图,积极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上走在前”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