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规模1222万人,各地各部门打出政策措施“组合拳”,创新就业服务形式,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党的二十大以来,我国明确提出要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这既是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精准把握,也是对未来发展路径的深刻洞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就业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有效应对各种压力挑战,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为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真正让就业“底座”越筑越牢、越筑越实。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根本途径在发展。今年以来,随着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带动力不断增强,就业“底座”不断夯实。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发布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从就业看,尽管面临总量和结构性压力,但经济增长特别是劳动密集度高的服务业持续恢复,为稳定扩大就业提供了支撑,加上就业优先政策发力显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催生新型职业需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上半年,城镇调查失业率稳中有降,平均值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尤其是二季度以来,失业率稳定在5.0%;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信息传输等服务行业就业人数同比增加较多。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最基本的民生稳如磐石。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更是民生福祉的“压舱石”。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高质量充分就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稳定的坚实基石,更是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障。面向未来,我们要进一步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新政策、好政策,多措并举形成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强大合力,进而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持续巩固就业向好态势;通过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有效聚合政府力量与企业资源,精准对接就业意愿与用工需求,真正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做,切实把这项好事实事落实到群众心坎上,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筑牢民生之本。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需全社会一体联动、协同发力、重点突破。成效看得见,但就业压力依然存在,全社会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依然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当前,我们要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引领,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接续挖掘就业岗位资源、做实做细就业服务、做好困难托底帮扶,不断拓展就业的广度和深度,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稳就业“扩容”与“提质”并行,确保在就业道路上“一个都不少”“每个都要好”,努力提升就业者收入和权益保障水平,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季宝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