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党建引领接诉即办经验现场推进会在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央社会工作会议部署要求,进一步总结推广北京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经验,研究以党建引领接诉即办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对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接诉即办是一种群众诉求快速响应机制,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渠道收集群众诉求,相关部门快速响应、立即处理。目前北京、上海、重庆、深圳、长春等地均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接诉即办改革。接诉即办改革的灵魂是党建引领。扎实做好党建引领下的接诉即办工作,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成治理优势,推动基层治理格局实现深刻重构。
接诉即办的起点是群众诉求。现在,群众诉求多种多样,小到邻里纠纷,大到政策落地落实,涵盖了基本生活需求、就业与发展、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等多个方面。党建引领接诉即办,在对待群众诉求上,就要更加自觉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深刻认识到,认真倾听民情民意,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态度和职责。群众之所以向政府提出诉求,是因为对政府抱有强烈的信任和期待,相信政府可以妥善解决好所反映的问题。党员干部站稳人民立场,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群众也才会把党员干部当成自己人、贴心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会更加牢固。
接诉即办的温度是快速响应。老百姓打热线电话,不少都是燃眉之急。比如水电气热出现故障,多耽误一秒都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就算是一般性的民生诉求,当事人也同样着急看到处理结果,并通过处理速度形成对相关部门工作效率、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的整体判断。接诉即办,速度就是工作力度,速度就是为民温度。党建引领接诉即办,在受理群众诉求上,就是要马上行动,形成雷厉风行的好作风。建立群众诉求限期办理制度,党员干部要增强“立即办”“马上办”意识,把群众的诉求当做命令,闻风而动、闻令而行。细化工作责任,切实把工作落实到人,责任落实到人,提升办理速度,确保每个环节保持统一节奏,高速运转。
接诉即办的目标是解决问题。群众诉求无小事,全力以赴解难题。接诉即办关键在“办”,目标是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变成“暖心事”,提升政府的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党建引领接诉即办,在群众诉求办理上,就是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赋权、下沉、增效,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权力下放、力量下沉,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推动基层治理数字化,注重大数据运用,强化数字赋能,通过数据发现和解决共性问题,推动由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
接诉即办,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坚持党建引领接诉即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树牢在基层一线解决问题的鲜明导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