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也是当下最迫切的发展需求。2021年,江苏PM2.5浓度首次以省为单位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长江干流水质保持Ⅱ类,“环境美”的生态底色更加鲜明。
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江苏满怀豪情壮志,开发与保护同频共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推动绿色治理、绿色发展,呈现出一幅幅“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的生态画卷。
打造治气攻坚“特色”,且看“鹰击长空”。如今,“灰霾天”越来越少,“水晶蓝”已成常态……全省PM2.5平均浓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2%,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2.4%,实现历史新高。我们喜看傲人成绩,更要坚持治气攻坚,从“头”治理,突出源头管控,既要全面推进工业源、移动源、城乡面源污染治理等大气污染防治工程项目,又要加快推动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清洁原料替代。我们要以“重拳出击”开展重点天气系统治理,狠抓扬尘源管控;以“白+黑”定制重点企业管控清单,加强应急管控工作;以“高新尖”推动关键技术护航攻坚行动走深入实,让各类污染点源“无所遁形”。人若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打好蓝天保卫战,任重道远。打造江苏“样板”,更应奋楫争先。
厚植水韵江苏“亮色”,且看“鱼翔浅底”。碧波荡漾、青山朗润,全省655个省考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90%以上,完成省定工作目标。这取决于我省在汛期开展汛期水质提升专项行动,防范水质下降;在去年10月启动“保Ⅲ增Ⅲ”攻坚行动,进一步提升国考断面水质。一方面,随着江苏化工行业整治的推进,一大批规模小、污染重、危险大的不达标企业关停,灌河口的海水颜色明显恢复,让沿江“绣带”变为生态“秀带”;另一方面,随着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的开展,对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制定“一厂一策”污水厂方案,提升污水收集能力,让大街小巷流淌着蓬勃的生态绿意。江苏省海安市白甸镇创新打造生态安全缓冲区,污水厂尾水经过水生植物过滤,进一步净化水质,实现生态活化。正所谓:“生态绿意清如许,碧波荡漾活水来。”
擦亮生态文明“底色”,且看“万物竞发”。生态向好与否,生物多样性指标最具说服力。去年10月,我省亮出江苏物种最新“家底”:省内物种数从此前的4588种更新至6046种。从“水中大熊猫”江豚时常成群出没,“十年禁渔”成效初显,到江苏生态环境质量创新世纪以来最好水平,江苏实行以最严格的生态空间管控,划定生态红线,给生态“留白”,给生态“添绿”,只为庇护更多生物,让生态文明建设与生物多样性“美美与共”。当前,为进一步走好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江苏率先实施工业园区污染物排放限值限量管理,不断完善“绿色推动机制”,推动产业结构调“轻”调“优”,利用生态优势培育发展新动能,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走稳生态利民、生态富民之路,为擦亮生态文明底色贡献江苏经验。
青山绿水多妩媚,生态发展动人心。从局部美到全域美、从外在美到内在美、从一时美到持久美,江苏正努力打造全新生态样板,书写江苏答卷,尽显鱼米之乡宜居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