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报道了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赵宇心的故事。文中有一个细节:近两年,不断有学生找到这位34岁的青年教授,表达自己对拓扑物理的兴趣,希望能做他的学生。赵宇心经常挠挠头,说:“跟我做这个,不好发论文啊!”学生的回答是:就想像你一样,“做自己喜欢的研究!”
读研读博、选专业选导师,“好不好发论文”常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考量因素。因为这往往关系到顺利毕业的难度,影响着“找工作”和“出成果”。赵宇心教授从事的是理论物理研究,是基础研究,出成绩难,所以他说“不好发论文”。他和学生们愿意为“喜欢的研究”迎难而上,这种摒除了功利心的、纯粹的科研态度令人敬佩;这样的年轻人不断涌现,反映了当下我国科研人才队伍的活力,令人欢喜。
纵观科学发展史,在基础研究领域,“坐十年冷板凳”是常态。而所有的重大变革都来源于基础研究的突破,这些突破往往是靠一代代科学家在兴趣、志向的推动下,从看似枯燥的漫长研究中,厚积薄发而来,没有捷径可走。正因为这一特性,从事基础研究很不容易,需要保持一种真正的科学家心态,始终热爱、心无旁骛,不因“怎么还没出成绩”而气馁,不为“发了几篇论文”变得功利。
基础学科是科学的基石,基础研究是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关键。没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很难做出原创性、变革性、颠覆性的关键核心技术。发展强大的基础学科,需要一大批对基础学科有志趣的青年才俊。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要求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要“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
加强基础研究,培养基础学科人才,就要为青年科研工作者创造一个给热爱“保鲜”的良好环境,使他们能够专注于“喜欢的研究”,不必为“发了几篇论文”而烦恼。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努力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不断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优化整合人才计划,让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研究。用赵宇心的话来说,“国家为青年科研工作者提供了理想的科研环境,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做出成果回报国家。”
具体到地方和高校,对科研人才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城市发展的后劲。江苏是高校数量和在校大学生数量均居全国首位的科教大省,向来重视发掘高校院所“富矿”。新征程上,我们要继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在人才贯通评价、经费包干制、领军人才“双聘制”、科技成果所有权买赠转让等领域加快探索,积极为人才松绑,做到人才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进一步推动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期待地方和高校共同营造高品质人才生态,让每一位青年科研工作者都能像赵宇心和他的学生那样,专注于“喜欢的研究”,将个人志趣融入科学发展和国事大业的浪潮,在钻研中收获小我与大我的双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