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赛场秩序,清理体育“饭圈”
2025-07-31 17:22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1

7月31日,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开展“清朗·成都世运会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的通知。专项行动围绕世运会举办,集中整治6类突出问题,其中包括“组织‘人肉搜索’,故意泄露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等个人隐私信息,诱导实施网络暴力;实施拉踩引战、互撕谩骂等体育饭圈不良行为,影响运动员备战和赛事举办”。

近年来,体育领域“饭圈化”现象饱受诟病。从网络世界的语言暴力,到现实看台上的嘘声甚至谩骂,一些人将竞技场变成“粉黑大战”的战场,将运动员的隐私当成可以买卖的商品,肆无忌惮地“拉踩”对攻、恶意中伤,严重污染了赛场内外的空气。成都世运会大赛在即,网信部门重拳出击,再次为所有人提了一个醒:竞技体育容不得“饭圈”那一套,维护清朗的大赛环境,才是对体育项目和体育运动员最好的支持。

可以说,受“饭圈文化”感染,一些粉丝的眼中,往往只有敌人,没有队友。为了支持自己心中的偶像,他们蔑视比赛规则与赛场秩序,甚至无视集体成绩与国家荣誉,以“热爱”之名肆意宣泄情绪、制造混乱。说到底,这些粉丝看重的不是运动成绩,而是运动员的商业符号化。

实际上,这种畸形的“热爱”大多有不可告人的商业目的:某些人虚构拼接低俗图文信息炒作“运动员CP”,煽动网民情绪,无底线博取流量;某些人打着国家队运动员、教练员等旗号开设各类账号,挑动群体对立,趁机敛财牟利;更有甚者,违法售卖运动员联系方式、证件号码、行程安排等个人信息。从应援打榜到周边产品贩卖,在这些粉丝的眼中,运动员被塑造为情绪经济中的商业符号。对运动员的符号化,不仅容易引发粉丝群体的不理性行为,对于被流量裹挟的运动员来说,往往也意味着一种伤害。

整治体育“饭圈”问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今年4月2日,中央网信办公布了依法打击体育“饭圈”问题的成效。通报显示,网信部门会同体育主管部门持续加大对网上体育“饭圈”问题治理力度,清理违法违规信息160万余条,处置账号7.6万个,其中关闭账号3767个。此番网信部门再次重拳出击,不仅彰显了整治体育“饭圈”的信心和决心,而且强化了网络平台的责任和义务。

在“饭圈”入侵体育项目的过程中,某些网络平台的失守显而易见:一方面,某些网络平台对“饭圈”内容毫不设防,默许甚至纵容粉丝之间的“拉踩”引战;另一方面,在推荐算法的加持下,极端内容很容易实现传播迅速化与影响扩大化。此次集中整治明确要求,督促属地网站平台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加强排查处置,对工作落实不力的网站平台,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清理体育“饭圈”乱象,不仅仅是为成都世运会提供更好的保障,更是为了让体育变得更加纯粹而美好。以热爱体育之名,全链条治理“饭圈”乱象,需要社会各界多方参与,积极承担起各自的主体责任。(陈 千)


标签:
责编:孔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