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粮食供需紧平衡的格局没有改变。2024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2023年末,我国人均粮食需求量已经达到了606.3公斤,尚需进口来补足缺口。随着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增加,需要用更多的饲料粮来转化,粮食安全远不能说“过关”。
浪费食物就是浪费资源。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土地紧、水资源紧、环境容量紧,无论是产出的粮食还是产粮的资源,都要“紧着用”。因为“紧张”粮食,我们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用“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因为“紧张”粮食,我们着力强化科技支撑,千千万万农业科技工作者联合攻关,“一个百分点一个百分点地努力”,就是为了给我们的大国粮仓多添一份底气。
食物从来都不是一般的商品,不是谁买了就可以随意浪费、谁占有就可以随意处置。粮食关系底线安全、生存安全、发展安全,轻视粮食的杂音一旦成势,非常危险。在我国,反食品浪费法早已以法律形式明确反对食物浪费行为。同时,要继续强化“浪费粮食既不道德也违法”的社会共识,弘扬“惜食有食吃,惜粮有粮用,惜福有福享”的主流价值。
珍惜粮食饱含对劳动者的敬意,也关乎国计民生。唯有将节约的意识融入日常,将对粮食的“紧张感”刻入心间,方能避免食物浪费之痛,守护来之不易的“人间烟火”。
(摘编自《农民日报》,原题为《对粮食再“紧张”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