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教育”的可能与边界
2025-01-23 18:14  来源:南方日报    
1

1月24日是国际教育日,此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公告称,将人工智能定为今年国际教育日的主题,并将举办网络研讨会,就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地位展开全球探讨。

刚刚过去的一年中,人工智能也确实与教育事业息息相关,并在国内大中小学和科研院所中引发广泛讨论。“AI+教育”成为市场新宠,学习机、培训课良莠不齐;高考作文探讨人工智能应用,向师生也是向社会发问“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人工智能辅助写作在学术界引发争议,复旦大学首发国内高校“AI禁令”……人工智能在教育事业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在推广应用中显现的诸多问题需持续观察。

“教学之法,本于人性,磨揉迁革,使趋于善。”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此前的教育家大多坚持类似的观点,即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是“使人成为人”的过程。当下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引发的争议,归结起来也多集中于这一点。人工智能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单从学识上比较,大概率不会输给一线教师。但我们仍会担心:“它会有个性吗?它了解它的学生吗?它能否用恰当的方式与学生沟通?”

人工智能的伦理来自创造者人为设置的定律,而其逻辑则沿用机器学习架构的网络,相比人类教师而言,它缺少了必要的社会化过程,更没有体会过作为“学生”长大成人的经历。“用既定的规则去教会他人,而非用高尚的人格去影响他人、改变他人”,这或许是当下人工智能的短板。也应看到,人工智能也在不断收集用户的数据和反馈并持续进化,变得“更懂学生”。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更进一步来看,人工智能进入教育领域必然要面临一项抉择——是扮演、代替教师的角色,还是仅仅作为一本有问必答的“百科全书”,抑或是一名不知疲倦的“代笔”?从实际情况来看,AI需要持续接受来自开发者的监控,代替教师显然不太可能,毕竟我们很难想象AI掌握教育的主动权,对人类学生实施管教甚至是责罚。但若AI仅仅负责解答问题,只是方便了学生更快速地获得答案、完成任务,似乎也有些“大材小用”。

随着教育资源的日益丰富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我们在听取老师教诲的同时,也越来越强调自主学习。从这一趋势出发,人工智能或许可以扮演为每个学生量身打造的“助教”,帮助其进行个性化的探索;也可期待其成为增进师生沟通的桥梁,弥补二者在知识储备、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偏差,从而降低提问和思考的成本。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潜力,补充而非取代学习中的人文维度和社会维度,仍有着广阔的实践空间。

从技术伦理到“AI禁令”,在教育领域,人们正在为人工智能划定边界。去年以来,教育部多次发文指导AI进入中小学校园,完善高等教育中的AI应用场景,也是旨在探索AI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引导师生更好地认识并运用这项技术。发展人工智能,最终还是要鼓励“人的发展”,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所言:“人工智能应成为服务教师和学生的工具,用于提升他们的自主性和福祉。”(默达)

标签:
责编:孔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