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串起“苏超”一道独特风景线
2025-06-25 11:1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许清清  
1

6月14日11时05分,一列深蓝色浪潮从南京站奔涌而出——长三角首趟“苏超”球迷专列G9253次列车正式启程。车厢内此起彼伏的助威声与铁轨的律动共鸣,载着城市的激情驶向淮安赛场。翌日,另一抹天青色将从苏州园区站晕染开来,太湖的烟波将见证又一场足球与城市的双向奔赴。高铁载着球迷跨越城市,载着整座城市的热情与期待,这就是六月“苏超”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高铁攒珠累丝,由“观赛”变“留客”。过去,体育赛事是“看完就走”的短暂消费,消费局限于门票和零散餐饮。如今每趟超2万人次的球迷专列,将南京的梧桐、常州的动漫IP、徐州的楚汉烟火串珠成链。高铁的快速通达性,大幅降低了异地观赛的时间成本。赛后,球迷无需匆忙返程,“观赛+住宿+游玩”的复合需求自然生长。南京球迷乘高铁到常州看球,顺道打卡中国侏罗纪公园;宿州游客赛后转战徐州夜市,“楚河汉界”架起的烤串滋滋作响。高铁如同魔法师的时间沙漏,让球迷从“观赛”到“留宿”,从紧张的“一日往返”延展为惬意的“周末微度假”,一场足球赛带动了整个长三角的消费迁徙,体育赛事不再是终点,而是城市经济的起点。

高铁落子铿锵,串起一个“整装江苏”。曾几何时,江苏流传着一个自嘲热梗,调侃各自为战。实际上,江苏的高铁网是全国最密集的“城市链”。全省高铁里程超2200公里,13太保“市市通高铁”,南京到苏州最快仅30分钟,常州到无锡仅需15分钟。长三角高铁像一位高明的棋手,将江苏的赛事经济、文旅资源、商业配套下成了“一盘大棋”。 当吴江的丝绸、哈尔滨的烧烤、苏州的科技企业开始赞助沿线球队时,苏超早已从单纯的体育赛事进化为城市品牌的立体展台。“轨道上的长三角”价值不仅在于打破区划藩篱,更在于重塑区域经济逻辑,“以赛为媒、高铁为脉”的联动,正是长三角一体化在微观层面的生动实践。

高铁吹角连营,失去“笔画”赚足流量。“从‘常州霸王龙’变成‘丨州草履虫’”,网友的调侃,让常州虽然失去了“笔画”,但赚足了流量。常州队硬是把竞技体育玩成了生物进化史,各城市文旅纷纷下场要“借笔画”给常州。这种“屡败屡战”的戏剧性,竟让常州球队意外成为短视频平台的宠儿,打开了文旅营销的奇点。常州文旅也迅速通过自嘲“玩梗”,让主场比赛成为“网红打卡地”。再凭借“高铁一日游+看球”的独特体验,顺势推出了“高铁票根换恐龙园折扣”的营销活动,住宿、餐饮、旅游、购物,带来了一场“赛事激活全城消费”的乘数效应。这哪里是“借笔画”?分明是借来了高铁时代的流量密码。“球场失意、市场得意”,高铁如同一股吹生的东风,让所有能量在长三角大地自由流转。

或许,未来的苏超赛场上,我们还会看到更多“借梗”,但唯一“借”不走的,是高铁赋予的“城市加速度”。这场关于体育与经济的双重赛事,正如同下一列即将启程的“苏超”专列,带着热情、热烈与热望,以前所未有的协同姿态奔向更远的站台。

(许清清)

标签:
责编: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