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忠诚警魂 深耕育人沃土
——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践行教育使命
“一站式学生社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通过空间重构、资源整合和服务优化,打造集思想引领、学业指导、生活服务、实践锻炼、心理关怀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育人场域。公安院校作为培养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摇篮”,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警铸剑”的崇高使命。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将教育家精神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如何通过这一载体锻造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公安铁军,成为公安院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命题。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公安工作面临的风险挑战更加复杂多元,新一代公安大学生成长于数字化浪潮中,思想活跃、个性鲜明。公安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物理空间,更应成为政治建警的“前沿阵地”、实战练兵的“淬火熔炉”、忠诚警魂的“铸魂课堂”。
以政治建警为根,厚植忠诚本色。对党忠诚,是人民公安永远不变的根和魂。公安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必须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两个维护”融入血脉。这一要求对公安教育具有深刻启示:社区建设既要“塑形”,更要“铸魂”。通过系统设计政治教育空间载体,将党章党规、英模精神等元素融入走廊文化、宿舍环境,打造沉浸式忠诚教育场景;建立党团活动室、政治指导员工作站等实体阵地,推动“三会一课”制度向生活区域延伸,使组织生活与日常管理有机融合,通过空间重构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将“两个确立”转化为可视可感的教育实践。
在育人模式创新上,着力构建“红色基因浸润工程”,通过开发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智慧党建平台,建立“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党性体检”闭环机制。在社区内设置党史学习角、政治理论研讨室等特色空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国家安全观等核心内容转化为日常学习模块。强化仪式教育功能,规范入党宣誓、入警宣誓等仪式的场景布置和流程设计,使庄严仪式成为触动灵魂的忠诚教育课。
以实战砺警为要,锤炼硬核本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对公安教育而言,就是要推动警务能力转型升级。面对新型犯罪智能化、网络化的挑战,“一站式”社区需突破传统教室边界,构建教学研练战一体化的能力培养体系。配置移动警务终端、便携勘查工具包等设备,组织学生开展电子取证、信息采集等基础技能训练;搭建网络攻防演练平台,通过模拟钓鱼网站识别、数据追踪等任务,提升学生应对科技犯罪的基本能力。同时开设“警务技能工作坊”,邀请一线民警传授执法记录仪规范使用、现场急救等实用技巧,补足传统课堂的实操短板。切实响应发展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的号召,深化产教融合机制是提升实战效能的关键。
建立“校局合作”培养模式,将基层公安机关的实战项目引入社区实践,在社区内搭建模拟警务室、调解室等实体场景。通过还原真实接警流程、制作询问笔录、处置突发警情等环节,让学生从“理论答题”转向“现场解题”。设置日常巡逻、隐患排查等实践岗位,将宿舍区、活动室等空间转化为“责任田”,引导学生从整理内务、维护秩序等细节中培养警务素养。
以从严治警为纲,淬炼纪律铁军。公安队伍是党绝对领导下的纪律部队,从严治警一刻都不能放松。“一站式”学生社区必须成为从严治警的实践课堂,通过制定标准化警务管理制度,将内务规范、警容风纪等要求细化为可量化指标,建立星级化考评体系。运用物联网技术构建智能监管系统,对接就寝纪律、集合列队等管理环节,实现行为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动态分析。通过数字化管理模式,在提升管理效能的同时,培养学生令行禁止的纪律意识。
在管理机制创新方面,需构建“刚性约束”与“柔性关怀”的平衡机制。建立纪律作风档案系统,对日常操行实行全过程记录和预警分析,通过大数据研判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同时设置心理疏导室、压力宣泄室等关怀空间,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针对性干预。严管和厚爱相结合的模式既贯彻了公安院校“纪律部队”的属性特征,又体现了高等教育的人文温度。
以文化育警为魂,涵养为民情怀。青年大学生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养分,公安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既要传承红色基因,也要彰显法治精神、浸润为民初心。在社区建设中,系统构建具有警营特色的文化生态体系,通过设计融合党徽、警徽、团徽等元素的文化标识,创作反映警察职业精神的文艺作品,将忠诚、法治、正义等价值理念具象化为文化符号。建立警史长廊、英模墙等文化载体,通过实物展陈、影像资料等形式,立体展现公安队伍的发展历程和精神传承。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与服务实践深度融合,在文化育人中传承“枫桥经验”的精髓。创设“非遗警务工作室”,将传统戏曲、民俗技艺与反诈宣传结合,让文化传承与职业精神培育同频共振。鼓励学生创作公安题材短视频、漫画,通过新媒体传播法治文化,增强文化输出力,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转化为铸警育人的生动实践。
公安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时代回应。从“政治建警”筑牢忠诚之基,到“实战砺警”磨砺胜战之刃;从“从严治警”锻造纪律之师,到“文化育警”厚植为民之心,“一站式”学生社区已成为新时代警魂铸造的“立体熔炉”。
面向未来,公安院校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四句话、十六字”总要求深度融入社区建设:在党建引领中把准方向,在科技赋能中提质增效,在严管厚爱中凝心聚力,让每一间宿舍都成为忠诚教育的“红色细胞”,每一条走廊都回荡法治文明的铿锵足音,每一位学警都在社区的滋养中成长为“党的刀把子、人民的守护神”。唯有如此,方能不负“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托,为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输送更多青年先锋力量,在护航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续写新的荣光。
(江苏警官学院 程亚萍)